探寻安庆文化传承
一、实践背景
安庆,这座千年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素有“安徽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自南宋筑城以来,安庆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陈独秀、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巨匠张恨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安庆不仅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之一,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标本城市,桐城派文学的摇篮。探寻安庆文化传承,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还能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宝贵的借鉴。
二、实践目的
1. 梳理安庆历史文化的脉络,分析其主要文化类型及特点。
2. 考察安庆文化遗存的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探讨安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4. 分析安庆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实践过程
(一)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
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的黄梅戏专题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博物馆陈列分为《戏源篇》《戏脉篇》《戏彩篇》《戏品篇》《戏建篇》五个部分,通过300多件珍贵文物藏品、幻影成像、大信息量电子触摸屏等高科技手段,讲述了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和发展的曲折历程。
馆藏文物:馆内陈列区以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示了从全国各地征集到的1000多件相关文物,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资料两大类。
互动体验:博物馆设有黄梅戏体验区,观众可以在视听休闲区的黄梅戏点唱亭内互动,体验黄梅戏的经典剧目。
(二)攀登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是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著称。古代,因天柱深藏万山丛中,一峰高耸,千岩万壑,远近大小,莫不围绕拱拜。故秦汉时,该山称“霍山”。 天柱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篇,如李白的《江上望皖公山》、白居易的《题天柱峰》、王安石的诗作等,这些诗词歌赋颂扬了天柱山的雄奇壮丽。
天柱山是中华禅宗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三祖寺是禅宗三代祖庭之一,僧璨在此修行,并留下了著名的《信心铭》,为禅宗第一篇文字典籍。
(三)欣赏黄梅戏
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它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
四.实践成果
1.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家乡特色文化,填补了知识空白,拓宽文化视野.
2.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锻炼了沟通协调,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3.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明白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应积极参加文化保护活动,为家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5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