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2025年1月19日-21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赴漳州古城开展“探寻漳州古城韵,传承非遗文化魂”社会实践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钥”,铸青年学子文化自信之魂。
图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实践队在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前的大合影 吴佳乐 供图
主题一:瞻仰谷公,坚定理想信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践队走进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了解谷文昌背后的故事,体悟谷文昌背后的精神内涵。通过参观和聆听故事,实践队深刻领悟到谷文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高尚品格,更播下一颗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种子。
主题二:古韵今风,领略非遗魅力
实践队在漳州古城跟随讲解员的介绍,初步了解漳州“非遗”故事。通过动手体验八宝印泥制作、木版年画、漳浦剪纸,感悟漳州这座古城的非遗文化魅力。非遗承载了数百年的匠心传承,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执着,在时代更迭中坚守传统技艺的纯粹,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通过学习体验漳州非遗,团队成员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决心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魅力。
主题三:赓续文脉,品鉴潮剧风雅
在东山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大力支持下,在潮剧老师张艳妹带领下,实践队进行潮剧体验,团队成员了解潮剧服饰,体验教学潮剧动作,深入感受潮剧内涵,体悟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采访潮剧负责人,实践队得知东山潮剧团近年来在传承传统潮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结合现代社会的题材和元素,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和当地特色的新作品。实践队亲见传承人的坚守与热忱,深深感悟到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让潮剧之声永不落幕。
图为潮剧老师张艳妹亲自教导实践队成员潮剧动作 吴佳乐 供图
主题四:十指悬丝,邂逅铁枝木偶
实践队走访铁枝木偶戏传习中心。非遗传承人陈银龙以灵巧的手指,操控着木偶演绎精彩故事。为使铁枝木偶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生活力,重新回到大众视野,陈银龙将说唱脸谱这一现代元素与木偶戏进行了巧妙融合。陈老师认为这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创新,让传统艺术更受大众喜爱。值得钦佩的是,陈老师还将木偶表演与普法教育相结合,将木偶表演公益性带进校园,让同学们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知识,也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实践队队员在陈老师带领下一同体验铁枝木偶操控,从陈老师的坚守中,我们读懂了非遗传承的价值,那是对家乡文化的眷恋,是对民族记忆的守护,传承之路,我们愿成为接力者。
图为铁枝木偶戏非遗传承人陈银龙老师为实践队介绍木偶戏基础技艺 吴佳乐 供图
主题五:器物无声,传承非遗薪火
实践队走访平和南胜,满怀好奇与敬意,全神贯注地观摩并亲身体验克拉克瓷中红绿彩的制作工艺。通过采访克拉克瓷体验馆负责人黄涛先生,队员们了解到漳州民窑的历史,感悟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与文化底蕴,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黄先生表示希望克拉克瓷这项制作技艺能薪火相传,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耀光芒。实践队近距离感受克拉克瓷烧制技艺的魅力,体悟到非遗传承绝非易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传承者耐住寂寞、守正创新,如此才能让这份独特的文化瑰宝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化之林。
图为克拉克瓷体验馆负责人黄涛先生带领实践队参观体验 吴佳乐 供图
在实践深入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了一些非遗在传承道路上面临的挑战。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发现非遗传承之所以要创新,在于传统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和多元文化冲击,只有创新才能让非遗融入当代、重焕生机。因此,青年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图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实践队在漳州古城的大合影 吴佳乐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