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而乡村,承载着无数这样的个体,其治理的优劣,决定着万千家庭的生活走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怀揣着对乡村治理的深深关切,乡域筑梦实践团踏上了探索组织协同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征程。
多处走访:探索治理难题
初次踏入山东省日照市河山镇,阳光洒在质朴的乡野与错落的房舍间,宁静祥和的氛围中却隐藏着乡村治理的难题。团队成员与村支书约定见面,他早早就在村委会等候。村支书神情凝重地向实践团讲述村里的状况:“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就拿上次修灌溉水渠来说,想组织大家出工出力,可响应的人寥寥无几,村里缺乏劳动力,很多事都推进不下去。”为了更全面了解情况,成员们分别走访村民。在采访一位大爷时,大爷无奈地说:“孩子们都出去了,我们年纪大,有些新政策新想法根本弄不懂,村里发展的事,我们也帮不上忙。”
离开日照,实践团成员们辗转来到德州市的庆云县庆云镇养马王村。这里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村庄临近城市,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资源分配的矛盾凸显。我们在村里调研时,一位村民激动地向成员们表示说:“同样的地,为啥有的人家拿得多,有的人家拿得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成员们对村民表示理解并安抚村民情绪,随后详细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之后,成员们找到村两委了解情况,村干部表示,土地流转涉及多方面利益,之前的分配方案不够细致,导致部分村民不满,他们也正在想办法解决。
在烟台市的海阳市后黄塘村,实践团看到了乡村治理的创新探索。走进村里的合作社,负责人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我们采用‘党支部+村委会+村民小组+村民’的四级治理网络,党支部带头,大家一起干。党支部组织我们去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合作社负责联系市场销售,农户负责生产,大伙的积极性可高了。”实践团成员们采访到一位在田间与劳作的农户,大叔笑着说:“以前自己种地,收成好赖全凭运气,现在加入合作社,技术有人教,销路也不愁,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
难题研析:多方讨论良策
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团队成员与各地城乡规划局等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在与日照市城乡规划局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提到,乡村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但目前部分乡村规划缺乏长远眼光,导致资源浪费。烟台市城乡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则指出,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政策落实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部分优惠政策未能精准惠及乡村。
同时,为了获取更广泛的数据,实践团成员通过线上线下双结合的形式制定并发放问卷。线上通过社交平台,收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网友对乡村治理的看法和建议。其中有一份问卷中留言:希望能多一些针对乡村的职业培训,让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发展。线下问卷发放则针对实地研讨时走访的村民,希望村民能将对乡村发展最真切的愿望表达出来。在整理与分析问卷数据时,问卷结果显示村民普遍关注教育、医疗和就业问题,渴望乡村能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此次调研,如同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旅程,使成员们目睹了乡村治理的困境,也见证了创新实践带来的希望。乡村治理现代化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政府、乡村组织、村民等各方协同发力。从完善资源分配机制,到提升村民参与意识,再到强化政策落实,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实践团成员们深知,此次调研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持续关注乡村、探索治理之道,乡村必将在现代化进程中绽放新的光彩,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