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5 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古城迎来了一批特殊访客。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奔赴于此,开启探寻非遗文化之旅。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处处散发着古韵,队员们穿梭其中,力求挖掘非遗珍宝,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
一、盐雕之美,凝固的艺术结晶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共同体验制作盐雕。王云璐 供图。
进入古城,拐角处那热闹的盐雕体验室便吸引了实践队伍的注意。入馆后,那些晶莹剔透、造型各异的盐雕,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礼物,经过巧手雕琢,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孩子们围坐在桌子旁,桌上摆放着制作盐雕的工具和材料。旁边还有一些已经制作好的盐雕半成品,以及写有 “盐雕” 字样的黑色布料,仿佛在诉说着这门古老技艺的独特韵味。孩子们和实践队员小心翼翼地将盐粒放入模具中,压实、雕琢,倾注了满满的专注与耐心。看着手中原本松散的盐粒逐渐成型,变成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盐雕作品,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成就感,深刻体会到了盐雕这门非遗技艺的魅力所在。这不仅是对盐这种普通物质的神奇转化,更是手艺人对美的执着追求和精湛技艺的完美体现。
二、书画扇面修复与重装,重现历史的光彩
离开盐雕室,实践队伍又看到了一个展示书画扇面修复与重装的地方。一块红色展板上写着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画扇面的修复与重装”,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
图为书画扇面修复重装的牌面。王云璐 供图。
队员们纷纷围上前去了解。原来,书画扇面修复与重装是一门极其精细的技艺,需要修复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珍贵的书画扇面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破损、褪色等问题,而这门技艺则能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重焕生机。
修复一幅书画扇面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步骤,包括清洗、揭裱、修补、全色等。传承人还向队员们展示了修复前后的扇面对比照片,看着原本残破不堪的扇面在修复师的手中逐渐恢复往日光彩,队员们不禁对这些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和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三、漆扇之韵,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随后,实践队伍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店铺前,门口悬挂着 “漆扇” 的横幅,旁边的展板上详细介绍了漆扇的相关知识。漆扇,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漆扇、植染等非遗项目。王云璐 供图。
店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漆扇,每一把漆扇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些漆扇采用了传统的髹漆工艺,经过制胎、髹漆、打磨、推光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漆扇上的图案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等,无不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与店主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如今的漆扇制作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元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例如,一些漆扇采用了新颖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同时还结合了现代的实用功能,如将漆扇制作成小型装饰品、礼品等,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队员们纷纷拿起漆扇,感受着传统与现代交融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四、走进校园,皮影戏的魅力传承
在结束了对无棣古城非遗文化的实地探访后,实践队伍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无棣第一中学学校,将他们在实践中的所学所感与同学们分享,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皮影戏宣讲。
图为实践队员在校园宣讲皮影戏。王云璐 供图。
看到实践队的到来,台下的同学们充满了期待。宣讲队员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站在讲台上,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同学们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表演形式等内容。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 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古城中的非遗文化,如盐雕、漆扇、书画扇面修复与重装等,还将皮影戏这门非遗文化带进了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上了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肩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王云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