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走进壮美甘肃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作者:jzy

为了收集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更加符合当地实际,8月15日,“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采访何伟主任,了解甘肃乡村振兴的特色规划与“破题”思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在这几项重点任务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迅速转移,老龄化不断加剧,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幅减少,造成种粮效益低、种地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此困境,何主任表示各地党委政府应切实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同时,加大社会化服务并优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少、农户不愿种地的问题。加快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可选择的粮食作物保险体系,多措并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他强调“防止规模性返贫第一要精准,第二要聚焦产业和就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

实践团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甘肃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域优势,培育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种业、兰州百合、武都花椒、陇南橄榄油、岷县当归、天祝白牦牛、会宁小杂粮等一大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地方特色“甘味”农产品,形成了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主导、地方优势特色产品为补充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其中马铃薯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第三,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这些产业在推进甘肃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何主任表示,甘肃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甘南草地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走出了“寒旱农业—生态循环—绿色产品—甘味品牌”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统筹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必然离不开人才振兴。何主任认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现在有些青年不愿意回村就业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目前还有一定的差距,乡村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就业创业空间较小和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限制。这些客观因素造成创业难度较大。而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困境,他解释道,主要从四点入手发力,一是出台政策引人。出台青年返乡创业激励优惠政策,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回引行动。二是发展产业招人。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就业工厂等,吸引青年返乡就业或创业。三是培养本土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和“耕耘者”振兴计划等,培养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创新创业青年、产业发展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等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四是鼓励人才下乡。有序推动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引导特色手工创意人才、乡村工匠和市场运营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政府、市场、农民都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这三者都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而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大资源和重要力量, “目前大部分农民认为自己只是乡村振兴配角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何主任谈到,也许是脱贫攻坚政策给予了农民更多福利,使他们产生了“依赖”心理。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都是非常不错的,拿乡村帮扶产业来说,通过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统筹涉农整合资金、东西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资金等扶持的市场经营主体,都要与农民利益形成紧密的联系,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通过此次采访,实践团成员了解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亿万农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必要性与绝对正确性。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几年以来,正如甘肃省一样,全国各地政府和人们都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而努力。乡村振兴,时不我待。甘肃省乡村振兴的脚步还在不断加速,农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还在不断谱写。实践团也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共筑美好家园,让乡村成为新时代的美丽画卷。可为的乡村,定不会辜负有为的我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 | 初心不忘承遗志,红色基因代代传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于7月初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7月5日-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峨……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约盛夏,青春奋斗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7月……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 | 寻梦客家,振兴乡村
访乡间,点亮乡村教育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梅里寻梦百千万突击队8月20日至27日,为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梅州乡村振兴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三下乡”梅里寻梦队…
梅州市五华县乡村振兴新篇章:教育、文化与创新的融合
梅州市五华县乡村振兴新篇章:教育、文化与创新的融合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的乡村振兴故事在这个暑假仍在续写。梅里寻梦团队从探究红山村的养殖转型到上布小学的夏令营活动,再到安流镇松茂广场的墙绘项目,这…
筑梦中国,历史性成就与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独有的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而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姿态,迈向伟大复兴的壮…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木圭镇龙安村开展调研
8月15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对该战略的实施情况,特别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木圭镇龙安村村委主任李佩凤。李主任详细阐述了龙安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来到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十林镇十东社区进行活动
乡村治,则天下安。为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在乡村基层的实施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威海)“桑梓振兴,阡陌日新”调研团于8月12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十林镇十东社…
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当我踏入烟台市胶东革命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纪念馆内,每一张照片都浸透着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和汗水,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故…
耕读之路|华农信研学子赴黄砦村践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耕读之路|华农信研学子赴黄砦村践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8月下旬,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响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秉承“三下乡”精神,深入武汉市黄陂区黄砦村,开展“科…
“山”“瑶”路远“话”情深——山东大学文学院瑶族民俗、语言调研纪实
2024年6月29日至7月27日,山东大学文学院赴广西、云南关于瑶族语言文化调研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及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开展了瑶族民俗文化和语言融合调研…
青山长在 绿水长流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现状,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意识,“金穗献歌”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10日—2024年7月15日来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人民政府院内大楼三楼环保站开展了为期6…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普及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赴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开展了以“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推广绿色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