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耕读之路|华农信研学子赴黄砦村践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王舸

耕读之路|华农信研学子赴黄砦村践行:“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8月下旬,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响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秉承“三下乡”精神,深入武汉市黄陂区黄砦村,开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火龙腾飞:乡村振兴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为期5天,团队成员们走进乡村,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为农场带来的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遇,也为黄砦村的乡村振兴推进注入了科技力量。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结合以及创新手段,实践团展示了科技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学子“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肩上有担当”的精神。

走近农村:调研乡村产业面临问题

在黄陂区黄砦村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队与当地王军书记、农场负责人刘翠娥围绕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销售模式及宣传渠道等四大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了解到该村种植产业的面临基础设施不足,销售方式单一的问题。

王军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的核心问题依旧在于基础设施。2023年的雪灾对我们的大棚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重建过程耗时耗力,田间增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也面临着重重困难。”他进一步表示,虽然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但政府的支持,特别是针对大棚的补贴政策,减轻了农户的经济压力,帮助农场度过了艰难的恢复期。目前,部分设施已经恢复运转,农户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黄砦村地处黄陂区祁家湾街道东部,地理位置偏远导致的交通和宣传问题也日益显现。距离城区较远,这不仅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也影响了农场的旅游宣传效应。近年来,黄砦村农场试图通过引进农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进行采摘和观光,但由于交通不便,游客数量始终有限。

华农信研实践团抵达刘小丫家庭农场

乡村变迁:探寻农场产业发展历程

实践团来到黄砦村刘小丫家庭农场,受到了村书记王军和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热情接待。在调研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艰苦与不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黄砦村也曾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难题。王书记介绍到,以前村子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村民们都是留守的老人,种自家的几亩地,收益普遍很差。想要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村子里也缺乏资金和人才,工作很难开展。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黄砦村也迎来了转机。2014年,刘翠娥积极响应中央“振兴三农”号召,流转集中周边村民土地,组建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截至目前,累计流转土地1000余亩,引进了10余种优质特色南方水果,拥有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年均增收4万元,与高校、企业合作研发推广科研成果30余项。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与刘翠娥的访谈了解到,不论是推进土地流转组建农场,还是建设温室大棚、学习种植技术和拓展销路,都是巨大的挑战。恶劣天气也影响着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年初的冻雨就摧毁了黄砦村180多个温室大棚,农场目前也急需资金用来灾后重建。谈及往事,刘翠娥并没有沉湎于过去一路走来的不易,她表示当回头客渐渐变多,消费者们更加认可农场里黄陂本地种植的水果,村民们生活也慢慢变好。在她十年的农场建设生涯中,支撑她一路走来的更多的是投身“振兴三农”的初心使命以及厚植在心底的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技术支撑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刘小丫家庭农场在黄陂区的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刘小丫家庭农场火龙果藤

刘小丫家庭农场大棚

创新赋能:助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和刘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沟通中,我们实践团了解到,由于黄陂区黄砦村较为偏僻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不便利的问题,刘小丫家庭农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销售方式单一,主要以客人线下采摘为主;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

为解决刘小丫家庭农场目前面临的问题,实践团成员王舸提出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引流。

实践团成员王舸与刘小丫家庭农场刘翠娥直播情况

当日下午,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刘小丫家庭农场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直播,直播内容包括农场的环境以及特色农产品。收获3万浏览量和2万点赞,取得了良好的线上推广效果.

村支部书记王军提出,希望筹办“丰收节”活动。实践团的成员在跟农场负责人刘翠娥深入交流后,探讨出一份适合刘小丫家庭农场当前情况的“丰收节”方案。活动方案根据农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既突出了农场的优势产品,也为客户提供了参与体验的机会,力求将农产品的销售从线下采摘扩展至更多元的渠道。

针对黄砦村家庭农场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品牌的问题,实践团成员朱玉辰提出了创新的品牌设计思路,结合AI绘画生成技术,根据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的农产品火龙果和果冻橙,设计出品牌形象。在农场负责人刘翠娥的把关下,实践团的朱玉辰和王舸利用AI绘画技术设计生成了品牌形象“火小龙”和“果小橙”。通过这种创新方式,农场成功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为后续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

品牌形象“火小龙”(左)和“果小橙”(右)

通过实践团的努力,刘小丫家庭农场逐步走上品牌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成为黄砦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力尝试。黄砦村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成以稻香、花香、茶香、果香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践团的创新思路和务实行动赢得了当地村支部书记王军的认可。他表示:“实践团为我们带来了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思路。”

总结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实践团历时五天,深入武汉市黄陂区黄砦村的刘小丫家庭农场,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学习与探索。实践团详细了解了农场的发展历程、运营规模,并对农场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实践团队长王舸在调研过程中感叹道:“与刘阿姨的深入交流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当今时代背景下,农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次调研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解,也拓宽了我们对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及AI技术融合发展的视野。”

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实践团从课堂迈向田野,诠释了华农信息学院青年学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推动刘小丫家庭农场的发展,实践团结合农业现代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农场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从农场运营模式、品牌塑造,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团队与农场负责人共同勾画了未来的美好蓝图。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切身见证了家庭农场在促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机会,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积累了丰富经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4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木圭镇龙安村开展调研
8月15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对该战略的实施情况,特别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木圭镇龙安村村委主任李佩凤。李主任详细阐述了龙安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走进壮美甘肃
为了收集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为政府制定和调整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更加符合当地实际,8月15日,“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来到甘肃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采访何伟主任,了解甘肃乡村振…
“桑梓振兴,阡陌日新”实践团来到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十林镇十东社区进行活动
乡村治,则天下安。为了解乡村振兴政策在乡村基层的实施情况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了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威海)“桑梓振兴,阡陌日新”调研团于8月12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十林镇十东社…
弘扬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当我踏入烟台市胶东革命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纪念馆内,每一张照片都浸透着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和汗水,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故…
“山”“瑶”路远“话”情深——山东大学文学院瑶族民俗、语言调研纪实
2024年6月29日至7月27日,山东大学文学院赴广西、云南关于瑶族语言文化调研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及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开展了瑶族民俗文化和语言融合调研…
青山长在 绿水长流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为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现状,增强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意识,“金穗献歌”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10日—2024年7月15日来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人民政府院内大楼三楼环保站开展了为期6…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普及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赴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开展了以“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推广绿色生活的理念…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
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的志愿服务团踏上了前往河南省安阳市西郊乡的旅程。我们的首站,便是探访该乡的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我们陪伴老人们聊天解闷,倾听他们讲述过往的…
重电“萤火虫”三下乡:守护生命,扣好每一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协同联动,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儿童思想引领、身心健康、安全守护等方面开展工作。2024年7月9日,重庆电子科技…
重电“萤火虫”三下乡:青心聚基层,量需谋远策
为响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健康保障,提高乡村老年人幸福指数,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7月10日,智慧健康学院乡村促进团携手袁家墩社区成功举办了“荧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