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之光 思想导航—兰州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心童笔绘”暑期实践团之“童心向党”篇

来源:兰州大学 作者:心童笔绘

青少年,犹如祖国花园中绽放的花朵,他们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承载着未来的希望。为响应关爱乡村儿童的号召,赓续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少先队员心灵深处。兰州大学赴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堡子坝镇“心童笔绘”暑期实践团成员于文县堡子镇小学开展了“祖国旗帜在我心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夸夸我的家乡好等一系列思想引领课程。

祖国旗帜在心中高扬,思想之光照亮文明少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共和国是红色的,这份色彩永远不能淡化。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务必建设好他们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乃至牺牲的共和国。”这番话语,如同号角般激励着每一代青少年。

恰逢建军节,这一辉煌日子里,实践团与夏令营的孩子们共同铭记这一庄严时刻,开启了暑期共同的记忆篇章。实践团成员巧妙地将“七彩假期”与自主设计的课件相结合,推出了“祖国旗帜在我心”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少年”等一系列思想引领课程。在“童心向党知识小课堂”的温馨氛围中,孩子们不仅聆听了党的光辉历程,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还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认识了党旗、国旗、军旗、团旗与少先队队旗的元素与标志,体验各面旗帜的庄严与神圣。

课堂上,通过寻找旗帜中的共同元素、解读图案背后的深刻意义以及观看新闻图片与视频的生动方式,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旗帜”的不可侵犯与崇高地位。在填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学习单的过程中,他们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体会到了作为文明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问答、手工制作国旗升降台以及绘制五星红旗团扇等活动,更是将爱国情感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让整个教室都弥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与温馨氛围。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假期中得到了成长与锻炼,更让他们在心中种下了热爱祖国、崇尚文明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种子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孩子们完成的“祖国旗帜在我心中”学习单 马佳惠供图)

(图为课堂上孩子们在认真听讲,桌上为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国旗升降台及五星红旗团扇 李斌帆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细心评定孩子们所填学习单并讲解相关祖国旗帜小知识 姜自飞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指导孩子们填写“旗帜在我心中”学习单 李斌帆供图)

(图为上课时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姜自飞供图)

夸夸我的家乡好——红领巾荐家乡

家乡,是经典永恒的主题,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了大多数人的童年回忆与不可替换,是一个人的本色代言,是一本人生最好的代言书。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实践团成员带领营员了解学习长征的知识和故事和家乡在建国7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接着,课堂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和展示实践团成员参观走访图片等形式,了解家乡英雄人物、红色景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等,让营员在课堂上感知家乡的巨大发展与变化,有意愿并想要探寻家乡的灿烂文化。最后,各位红领巾以完成“夸夸我的家乡好”学习单图文推荐自己眼中特色的家乡。红领巾们用心执笔,绘出家乡,以自己的方式“夸家乡”、“荐家乡”。

(图为孩子们填写的“夸夸我的家乡好”学习单 马佳惠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课后合照留念 李斌帆供图)

典耀华夏之光,书香浸润盛夏

为积极助力繁荣发展乡村语言文化,进一步提升乡村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鼓励当地儿童勇于上台,展示自己。实践团成员曹艺娜为孩子们开设了一场以“典耀中华,书香一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辅导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演讲稿的书写与讲解、演讲技巧的提升、舞台表现力的训练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演讲的要领,深刻体会到了上台演讲展现自信的魅力。在辅导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传授了演讲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构思演讲稿、如何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等,还引导孩子们深入挖掘书本、故事背后的文化意蕴,将个人情感与作品深度融合,使演讲更加有趣生动。此外,课程还特别设置了模拟演讲环节,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宝贵的舞台经验。

(图为实践团成员指导孩子们完成演讲稿 罗惠琼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授课 罗惠琼供图)

(图为孩子们在演讲实战模拟 罗惠琼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营员课后合照留念 班佳颖供图)

思维领航风尚,艺术滋养情操,互动使一切跃动鲜活,交流则令感悟更加深邃。在相互协作的实践中,孩子们学会了携手共进;在思维的碰撞中,他们深化了对彼此的理解。爱国之情与文化自信,不仅在乡村夏令营孩子们的指尖绚烂绽放,更在他们的心田悄然扎根,茁壮成长。愿这些满载活力的互动瞬间,化作孩子们心中璀璨的明珠,珍藏于记忆的宝库,激励他们以满腔热忱,携手志同道合的伙伴,共赴那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支教的课堂与手工创造,不仅是技艺传承的殿堂,更是心灵交融的温馨港湾,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得以牢固建立。孩子们的心灵,犹如初雪般纯净无瑕,亟需我们每一位“大人”以温柔之手细心呵护,以关爱之心温暖陪伴。正所谓众志成城,愿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关爱儿童的宏伟事业中来,共同为祖国的幼苗浇水施肥,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为文明社会的栋梁之才,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与温暖。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文县团县委和堡子坝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及营员的合照 李斌帆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5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翡翠文化与非遗传承的碰撞——平洲玉韵永流传
借助特色鲜明的玉器产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海区桂城街道着力打造“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力图以玉器产业为核,以平洲玉文化、玉雕非遗艺术等为脉,吸引四方游客,以文促旅,以旅传文。如今的平洲玉器珠…
探寻汉字之源,共筑文化之根 ——向阳实践队甲骨文趣味课程顺利开展
甲骨文是汉字的根,深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之中,历经千年而不朽;它是我们今天认识汉字的启明星,照亮了我们探索文字奥秘的征途;它更是我们理解汉字的钥匙,解锁了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之间那扇厚重的大门。7…
奶茶跨界新风尚:联名合作引领潮流新篇章
在这个追求个性与创新并重的时代,奶茶行业作为年轻消费文化的风向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绎着跨界融合的新故事。近日,山东大学“茶韵文行”调研团成员深入采访了多家奶茶店及不同类型的奶茶受众,见证了…
人民为尊,生命为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八个字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在应对各种挑战时的前行道路,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多彩课堂 青春助力 快乐成长
2024年7月26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阳光行动梦想实践队”去到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开展“多彩课堂青春助力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包括语文、体育、艺术、手工等课程。对于乡村孩子而…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返家乡:携手志愿,共绘村超返家乡新画卷
2024年7月20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阳光行动梦想实践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的“村超”比赛现场,开展了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志愿者们积极投身于各项服务工作中,包括维护现场秩序、为运动员疏…
探索非遗魅力,助力乡村文化繁荣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安顺行
2024年7月15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阳光行动梦想实践队”前往安顺市西秀区周官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化探索与乡村振兴助力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向手艺人学习傩雕历史文化,体验雕刻傩…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返家乡:青春筑梦,绘就乡村新风貌
2024年7月25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阳光行动梦想实践队”在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镇羊场村展开了一场以“我为家乡做贡献”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提供防诈骗的知识并且粘贴了相关的…
8.24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向基层报到”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李海燕文/图)为了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了解基层现状、倾听百姓声音、服务人民群众,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暑假期…
8.17 不忘来时路 薪火相传承
7月25至8月1日,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一系列“青马工程”学员专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2022级7班李晨光在一家海信电器专卖店实习,看管店铺、接待顾客,登记并安排货物送达的地方,李晨光表示将更加尊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