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全心全益赴阜阳阜南县“赤橙青年”实践团队暑假期间一同走进阜南县王家坝,探寻历史轨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王家坝精神。
淮河,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江苏,最终汇入海。其河道防洪能力低,常常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因此淮河也被称为“害河”。1951年,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位于淮河中游的王家坝迅速响应,开启了长达50年的蓄水防涝任务。岁月更替,这座大坝始终矗立在这,像一座精神丰碑,映照着一代又一代王家坝人民。穿越过历史印记,跟随着先辈的脚步,“赤橙青年”团队来到王家坝抗洪纪念馆,感受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精神,将这份精神永铭心底,无限传承。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了解到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到如今,王家坝人民始终肩负着自己的使命,保卫着一方水土,毫无怨言。“当时也没办法,不过就算家被用来蓄洪,咋说呢,影响不大”参观时遇见一位王家坝本地老乡,离最近一次蓄洪已隔四年,当再次问到开闸放水的影响时,他微微笑,只是轻描淡写。困难面前王家坝人民并没有怨言漫天有所争抗,而是找寻独特发展道路,在苦难努力中开出绚丽的花,过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走出纪念馆,看着头顶的蓝天,队员们心中仍回响着王家坝人民抗洪的那份蓬勃与伟大,此刻,历史与现实彼此交汇,王家坝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扎根发芽,也在一代又一代人间接力传承。
做了一次次牺牲,淮河人民换来的是整个流域抗洪的伟大胜利。面对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国人民的心系牵挂,蒙洼蓄洪区的人民没有坐等着国家的救济,而是选择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的生活。
“蓄洪后这一片全都是汪洋,水都能涨到这么高啊”,站在抗洪纪念馆二楼的窗前,看着眼前平静的淮河,张校长向队员们介绍着,手中还在比划着往年蓄洪水能达到的位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蒙洼人民创造一种新型的防洪工程,名为“庄台”,通过人工垒起台基,或者以天然形成的高地为基座,将村庄建于其上,蓄洪时,群众可在上面居住避难。“蓄洪涨水的时候,人全部退到庄台上,水一退,我们就赶快补种。”一位年岁较高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蓄洪事,说自己经历了多次蓄洪,一次比一次平静。据老人介绍,靠近王家坝的蓄洪区人口密度较大,因此耕地并不多,大多是以外出务工为主,家中留老人来耕种务农。“每次蓄洪只要水退了一点,家家户户就赶紧补种粮食,还是得靠自己啊,不能光指望着国家。”
水进则退,水退则进,每一次回忆,每一句介绍,都将队员们拉回那个年代,无不感叹于王家坝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现如今,在补种粮食的基础上,蒙洼蓄洪区的人民也在积极探索其他各种发展的方向,尤其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他们渴望探索出一条智慧科学型发展道路。“种淹不死的,养水里漂的,捞水中有的”既然难以改变坏境,那就适应坏境,蓄洪区的人民与水共处,在水中种植杞柳,发展柳编产业,在水中养鸭,开拓板鸭市场,争取在蓄洪抗洪的路上继续书写人民的幸福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