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三下乡|数据融合助发展,下乡实践认荒地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数据融荒助力新发

中国青年网兰州7月18日电(通讯员 雷佳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撂荒耕地作为土地资源浪费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土守望者”实践队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兰州市榆中县的沈家河村及苏家庄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耕地撂荒情况的所见所闻,与数字科技相融合,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分配,帮助政府和村民更好的利用土地,规划作物。

出行途中:记录所见所闻

2024年7月13日早7点整,实践团队于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集合,统筹规划当日行程任务,整理行装,拍摄出发公式照后,分批前往兰州市榆中县的沈家河村及苏家庄村。

图为实践团队出发公式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佳玉供图

实践团队于9:40到达山脚下,步行1公里蜿蜒曲折的山路到达村口,山路两旁一旁坡道一旁平地,平地零零散散地种植着果树和菜花玉米等农作物,坡道基本荒废,杂草丛生,无农作物痕迹。穿过村庄,观察发现村中多老人小孩居住,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存在较多荒地,仅有村院中种植花椒树,苹果树之类的少量果树。

实地调研:深思解决办法

实践团队经过简单的修整之后,前往了通过前期无人机技术锁定的大片荒山,山路陡峭曲折,道路两边满是杂草,还有泥土流失形成的土坑,到达山顶后,整片土地展示了全貌,从上至下整片荒山呈梯田地貌,山顶地势平坦,但也已完全荒废。虽然山顶适宜种植农作物,但运输成本过高,山势陡峭曲折,过于危险,导致山顶土地荒废。结合实践团队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撂荒耕地现象不容小觑,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深思。

图为实践队上山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佳荣供图

山顶上,指导老师结合历史上多次因粮食短缺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给我们讲述了粮食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国家为什么要牢牢把握粮食的自给自足。尽管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促进了粮食贸易的便捷性,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国家都不能完全依赖外部供应来保障本国的粮食需求。因此,确保国内粮食生产的自给自足,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与此同时,引导着实践团队去思考如何如何实现撂荒耕地的复耕再利用,如何解决撂荒耕地所面临的运输问题,地域问题,这也是撂荒耕地复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图为实践队山顶调研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言供图

基层出发:探访村民意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耕地撂荒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关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为了深入了解村民对于撂荒耕地的看法,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收集了来自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提供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村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蓉 供图

大多数村民对耕地撂荒现象表示高度关注,认为这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他们担忧长期撂荒会导致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村庄的整体环境。许多村民指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为老人和儿童,缺乏足够的劳动力进行耕作,是导致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其次,相比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传统农业种植收益较低,难以吸引村民投入时间和精力。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不便,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也是导致撂荒耕地的主要原因。

撂荒耕地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乡村振兴建设,作为这些年来党的主要建设内容,已经走在了越来越好的路上,希望实践团队的数据技术和调研资料可以帮助政府和村民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帮助乡村振兴建设。

图为实践队山顶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佳荣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山东学子三下乡|以实践为笔书写奋斗青春答卷——教育学院“爱之翼”乡村绘梦志愿实践团出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强化调查研究意识和能力,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8日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深入十堰博物馆,探寻地域文化瑰宝
近日,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及相关兴趣社团组成的调研团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他们深入十堰市博物馆,对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的殿堂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十堰,这座位于鄂…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创新教学,乡村课堂绽放化学实验之光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实验课正在乡村小学的简陋教室里悄然上演,为这里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新大门。这场特别的化学实验课,由一群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大学生支教团队精心策划并实施,旨…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投身丹江口水库环保行动,共筑绿水青山梦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一群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放弃了悠闲的假期,选择将青春的热情与汗水挥洒在环保事业上。近日,他们齐聚丹江口水库,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这片被誉为“…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赶赴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赶赴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8月2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壮美边疆,青春聚力”实践团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在福溪村驻村第一…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举办剪纸比赛,传承非遗文化点亮乡村教育
在明媚的春光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比赛在丹江口浪河小学热烈举行,这场由当地大学生支教组织——“筑梦未来”团队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启迪,更是将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开展剪纸艺术课程,点燃中华传统文化热潮
为进一步丰富恩施地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近日开展了剪纸艺术课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与实践,加深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
灵川三下乡:青年续红魂,老兵传战歌
在炎炎夏日的热烈氛围中,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1级物流工程专业的师生团队,由张永闯、胡彪老师带领本专业的7名同学组成的“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于2024年7月10日至12日深入灵川县,开展了一场旨在…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探寻千年古酿的醇香之旅
近日,一群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了一支调研团队,深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对当地历史悠久的黄酒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挖掘房县黄酒的独特魅力,探索其传承与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瞻仰革命遗迹,赓续赤色血脉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瞻仰革命遗迹,赓续赤色血脉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回顾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在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得以实践和发展,成为贯穿冀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