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瞻仰革命遗迹,赓续赤色血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穆清社会实践队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瞻仰革命遗迹,赓续赤色血脉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回顾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在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得以实践和发展,成为贯穿冀鲁边革命老区奋斗历程的一条红线,冀鲁边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精神也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刻领悟到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让红色文化代代薪火相传,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穆清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冀鲁边革命根据地旧址,进行参观学习,瞻仰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

瞻仰遗迹,感受文化

7月10日,穆清社会实践队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地,参观了山东乐陵冀鲁边革命纪念园。实践队员一行走进纪念园,穿行过书写着“枣乡红韵”四个大字的入口牌坊,便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主题雕塑伫立在广场中央。黝黑的塑像庄严肃穆,由昂首并肩的工人、农民、军人三个人物形象组成,雕塑下方有四面浮雕,分别雕刻了肖华挺进冀鲁边、黄夹起义、万人挽留牟宜之和乐陵籍抗日名将宋哲元所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打响全国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发生在冀鲁边区的四个历史故事。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包含革命纪念馆、常大娘故居、烈士碑林、挺进广场等。”纪念园工作人员向实践队队员介绍,冀鲁边区是抗战初期形成的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乐陵作为冀鲁边区的核心区域,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地区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于2013年4月修建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是一处集参观游览、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打响了“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主题教育品牌。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位于乐陵市朱集镇枣林旅游路东侧,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亲笔题写。建筑的红色既是遍布冀鲁边区的枣林所结的红枣的颜色,又是先烈流淌的鲜血的象征。白色既是边区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又是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人民的幸福忠诚不二、至死不渝的精神象征。灰色寓意庄重肃穆,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烈的怀念敬仰之情。社会实践的队员还走访了当地的抗战遗址遗迹,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英雄儿女们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他们认真听取了关于刘格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在此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并向长眠于此的英烈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与怀念之情。社会实践的队员在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接受了生动而深刻的党性教育,详细参观了纪念馆内五个主题单元——孕育形成、发展壮大、艰苦奋战、全力支前以及传承红色基因。各单元以丰富的实物展品、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再现了当年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历史场景。

深刻感悟,砥砺前行

经过长达3天的冀鲁边红色遗迹探索,冀鲁边革命纪念园,厚重同时很有历史感,这能让更多的年轻党员学习到红色文化,体悟革命精神,通过本次实地探访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队员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圣地的红色精神,并把冀鲁边区的红色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动力源泉。此次访问不仅提升了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为冀鲁边区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来,实践队将中原逐鹿精神落实在具体行动和工作中去,为学校和学院各项工作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仅自己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带动周围更多的人。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是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穆清社会实践队将做好充分准备,未来继续投身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6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举办剪纸比赛,传承非遗文化点亮乡村教育
在明媚的春光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比赛在丹江口浪河小学热烈举行,这场由当地大学生支教组织——“筑梦未来”团队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欢乐与启迪,更是将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开展剪纸艺术课程,点燃中华传统文化热潮
为进一步丰富恩施地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近日开展了剪纸艺术课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与实践,加深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
灵川三下乡:青年续红魂,老兵传战歌
在炎炎夏日的热烈氛围中,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1级物流工程专业的师生团队,由张永闯、胡彪老师带领本专业的7名同学组成的“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于2024年7月10日至12日深入灵川县,开展了一场旨在…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探寻千年古酿的醇香之旅
近日,一群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大学生,组成了一支调研团队,深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对当地历史悠久的黄酒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挖掘房县黄酒的独特魅力,探索其传承与发…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青马学员三下乡:传承朱子文化,讲好福建故事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青马学员:传承朱子文化,讲好福建故事为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在福建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青马班学…
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开展剪纸艺术课程
近日,恩施三下乡社区托管班成功举办了一场剪纸艺术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同时为社区儿童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恩…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探红色足迹知党史,承红色基因立志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探红色足迹知党史,承红色基因立志向为铭记革命历史,弘扬爱国主义,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穆清社会实践队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学习。赓续红…
点亮儿童睡眠健康之光,广东医科大学夜的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在行动
(通讯员杨诗嘉)2024年8月22日,为了增强小朋友们对睡眠健康的认识与对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视,广东医科大学“夜的守护者”睡眠志愿服务队走进了横沥镇隔坑村村史馆,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睡眠…
汽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陕西省博物馆调研
近日,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大学生调研团队齐聚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深入的文化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陕西省…
常州礼嘉镇调研报告
常州礼嘉镇调研报告一、引言常州,作为江苏省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经济活力著称,其下辖的礼嘉镇更是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区域发展的典范。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剖析礼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