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非遗,古韵今生的邂逅
——拾遗谱新实践队陕西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明,是民族的精神命脉;非遗,是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保护和弘扬非遗之法,2024年8月13日至8月1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拾遗谱新”实践队陕西分队前往陕西省渭南市展开“穿越时光的非遗,古韵今生的邂逅”主题实践调研。
陕西省作为非遗的宝库,所拥的非遗项目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地域的文化特色。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主要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和民俗等等。在本次非遗实践调研中,实践队员们前往了渭南市合阳县文化馆感受黄河文化,了解合阳首批国家级非遗“提线木偶”,进入韩城市喜龙门面食坊品尝并制作“花馍”,并步入合阳县新池镇新元龙古建陶艺开发有限公司一睹“脊兽”的风采。
提线木偶舞翩跹,指尖艺术绘千年
进入陕西省合阳县文化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形态各异的“提线木偶”,并观看“提线木偶”戏剧演出。这项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以独特的木偶造型、线腔声腔和丰富剧目闻名遐迩。“刻木牵线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这是唐玄宗笔下的提线木偶,其以独特的木偶造型,专用的线腔声腔以及丰富的剧目而著称。艺人通过提、拨、勾、挑、闪、摇等方法操纵二十余悬丝,使木偶做出各种高难度特技动作。同时,剧团内的匠人们,运用匠心独具的技艺雕刻木偶,赋予它们生命与灵魂,令人叹为观止。
剧团人员演绎《钟馗醉酒》曲目-贾烨寒摄
在剧团中队员们参观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肖女士的作品,不由感叹:“提线木偶的精湛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这木偶人关节活络,动作灵活多变,感觉就像走出艺术的真人一样。”剧团负责人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才能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步入现代,提线木偶戏在保护中创新,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传承人紧跟时代步伐,编排新节目,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让这项非遗源远流长。
花馍映红笑颜开,幸福生活手中来
在韩城喜龙门面食坊,实践队拜访了非遗传承人王女士,通过交流了解到韩城“花馍”源自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是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的圣物,更是人们将这份珍贵转化为艺术和情感的结晶。在传承人王女士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领略了“花馍”制作的全部过程,从选材、发酵到塑性、上色,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随即,实践队员们亲自上手制作花馍并品尝,在质朴而醇厚的面食香气中,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遗传承人带领实践队员制作“花馍”-贾烨寒摄
为了更深一步了解“花馍”文化,实践队员们同当地乡村,与老人们促膝长谈,聆听他们讲述花馍的传说和习俗。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尽管“花馍”受到广大人群喜爱,但是其传承和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制作工艺复杂,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花馍样式较为局限等。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员们给传承人王女士提出一些建议,通过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向游客推广非遗“花馍”。同时,实践队员们也提议将花馍与现代设计充分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此才能让非遗“花馍”历久弥新,让中华优秀传统延续根脉。
脊兽跃然屋脊上,古韵图腾窑火长
步入合阳县宋家庄村,实践队员们就被这里的建筑特色所吸引——青砖蓝瓦、四合布局、砖木结构、雕刻艺术无不体现设计者的匠心,尤以房梁屋脊上装饰别具一格,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对脊兽给予高度评价:“其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队员们有幸在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梁女士的介绍下深入了解脊兽的历史文化背景:脊兽形态各异,常见的有龙、凤、狮子、狻猊、押鱼、獬豸等瑞兽形象,不仅有装饰美化作用,更寄托了古人对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非遗传承人在制作脊兽-贾烨寒摄
实践队员观看脊兽生产工艺-贾烨寒摄
在和非遗传承人杨师傅交谈时,实践队员们谈及了最关心的传承问题,杨师傅讲:“时代的变迁导致非遗脊兽也面临着重大挑战,非遗淡出人们的视野,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建议将陶艺制作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推荐了一些创新性的展示方式,如网络直播制作流程、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体验等,让更多人通过新平台新渠道了解脊兽,感受非遗脊兽的独特魅力。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们认识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任重而道远。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诉说着,实践队员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非遗文化将不再是被保护的“遗产”,而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遗定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1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