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遇与挑战出现在面前时,你会如何把握?是安稳地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还是踏入从未涉足的领域?
而立之年,尚未看倦诗书,走倦天涯,岂能如蜉蝣般朝生暮死?人生在于行路,《行书》曰:“行路不难,难在于应对进退而不失其中正;难在于婉转人际而犹有自己的字里行间;难在于往前铸足之时,还能回头自我眉批;难在于路断途穷之际,犹能端庄句点,朝天一跃,另起一行……行路颇难。”
惴惴的内心使我动摇,在多次的挣扎中,我选择去支教,选择走我从未尝试过的路。
红皇后效应认为,整个世界充满至死方休的竞争,世界在不停地变化。物种在很多世代里都很稳定,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红皇后效应指出,红皇后跑得飞快,但依然停留在原地;世界不断地回归到起始的位置,变化确实存在,但却没有进步。
“真是慢吞吞的国家,”红皇后说,“在这儿,你必须竭力奔跑才能待在原地不动,如果你想前进一步,那么奔跑的速度至少还要加快一倍。”
——如果我想要进步,我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短短两个周的支教生活,我在这其中确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作为语文支教老师,我可能没有太多实力能够让他们喜欢上枯燥了八九年的语文,但是,我会尽全力让学生们喜欢上文学,在阵阵清风灵雨中邂逅一首诗、一篇美文。
所以我在每节课课前3分钟给学生们欣赏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去品味一段美文佳话只需要3分钟,或许慢慢理解、感悟要花上3年。我提供一个机会,让这些文字在学生们的眼眸间流动,希望于多年以后他们能蓦然回首,恍悟灯火阑珊处。
真正留在记忆里的,是学生与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甚至还包括了那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可能老师会因为教过许多学生,多年后记不得和谁说过什么话,也不知道那些话能给那个人留下怎样的记忆,并造成怎样的影响,但学生们正是会被那些细枝末节的亲切所感动。多多少少,我希望学生中能有人,会喜爱上文学——这是一种理想的期望。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作为老师所要面临的压力:备课、写教案、制作ppt、维持课堂秩序甚至应对突发状况等等。当我用笔写下知识点时,模糊的记忆被我重新拾起,我想到我的初中老师写满黑板的单词短语,回首已是苦中人。我不禁感叹,老师们重复性的工作,是否昔日的热情早已熄灭?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我们都是肉体凡胎,在相同的环境,很难期待学生能够解剖自我、看清局限、走出桎梏,扛得住教育的差距和社会的竞争双重压力。老师能做的,只有尽其所能。事实上,学生没有彻底的进步,也没有绝对的落后,他们只有挣扎,挣扎着去跨进高中的大门。
“什么是离别?”,我们积极相聚也品尝不得不的舍离,遂把所能拥有的辰光化成分分秒秒的惊叹。支教的最后一天我这么说。这不仅是支教老师与学生,也是即将迈入初三的他们,以及“我们”终将面对的问题。离别是这两周支教生活的结束,是回归各自生活的开始,更是“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的意难平。我们回不去了。
最后一节课下课,“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当人声逐渐渺茫,像睡梦里听到的芦花枕头里的窸窣声。学校似乎在阳光里盹着了,一切归于宁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0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