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实验小学一改往常静默沉寂的氛围,校园上下延展着一片欢腾火热的气象。在这里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旗帜 飘动,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如期开展,孩子们端坐课堂,晨曦折射过清亮澄澈的瞳孔,映出一片求真求是的渴望。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从山东理工大学到霍林郭勒实验小学,向草原助学志愿服务队怀着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与对教育的热爱不远千里,共赴草原。服务队成员们为来自化学、音乐、测绘、数学等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他们汇聚各领域学科的智慧,经过数月的筹备,突破以往教条化、空洞化、刻板化的教学形式,结合当地文化、民族特点设计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求知之路。夏令营自7月15日伊始至7月28日结束,52名助学老师与300余名来自周边各学校的中小学生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14天。“这是一次心与心逐渐靠近的旅途,”实践团领队包晗说,在助学过程中,看着座位上的孩子们,纯净美好的眼睛里面满是对知识的好奇与向往。我们希望用温热的知识,启发他们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鼓励小朋友们能够保持热爱,勇敢追梦;用热切的关爱,走入每个小朋友的内心世界,希望他们都能健康成长,不失纯真。
“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过,因此将教学重点放在从学生主体出发,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摒弃‘纸上谈兵’式的学习方法,将课本上的内容转入现实,为孩子们提供实验器具,让他们亲自动手,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志愿老师孟洁介绍,将实践融入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课程是向草原夏令营的一大亮点,也是向草原志愿服务队根据当地教育、文化条件开展的一次创新性开拓。他们深知,教育并非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用一束光点燃一束光,一个灵魂唤起一个灵魂。比起单纯的让小朋友们记忆知识点,志愿者老师们更倾向于利用孩子们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和自驱动力。课表上天文、科学小实验、体育、扎染、书法、爱国主义等一系列涵盖多领域的学科课程编织起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求知之旅。
夏令营课程丰富而又充实,涵盖科学、文学、艺术、思政等多方面领域,搭配合理,张弛有度。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在知识的世界里自在徜徉,在无垠之境中探索内里之深,燃起求知的火花:从天文课的一方镜筒中观测行星的轨迹;在化学量杯中体会元素碰撞的火花。翻过史书的纸张,在时间与文明的殇咏中探寻五千年的炽热血脉;于宣纸挥洒运笔,体会壮阔风雅的书道之美;跟随老师在扎染课上体会传统民俗,于一浸一染中绘出蓝白色的花….除此之外,结合国家体育强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向草原公益夏令营还专门课开设拳法、跆拳道等多门体育课程。在蓝天白云下,学生们在操场上活跃奔跑,释放天性,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强健体魄,综合素质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即使有限的时间无法让孩子们在成绩上直观地跃升,但这次经历无疑将作为一个火种,启发他们主动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志愿老师牛译聪表示。时间虽短,但每次接触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见证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就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这趟旅程的非凡意义和价值,与孩子们接触的过程中自己也有很多感悟和体会。这是一代青春感染一代青春的故事,“00后”对话“10后”,社会新生力量对话后备力量,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有质的收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教育越来越被视为提升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向草原”助学志愿服务队深入边疆地区,以“携手共进”的教育互动模式,致力于拓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思维边界,改善当地教育环境,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志愿者老师们投身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上事无巨细,用心连心的关爱,减少了双职工家庭假期监护孩子的负担,这既是一次点燃炬火的启蒙之行,也是一次普惠多赢的社会公益。向草原师生们在这个暑假用实事求是的实践与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在千里草原上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青春本色。
微风拂过,霍林郭勒的七月绿草如茵,志愿者们在这里以团结和奉献的姿态躬身实践,伴随着向阳生长的泥土之气,以青春之姿,行青春之力;在这次意义非凡的志愿活动中,向草原助学志愿服务队积极践行实践理念和担当精神,为孩子们打造多彩假期,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精神与成长成材的学习动力,同时也坚定了队员们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理想信念。(通讯员 王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