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桂航学子入瑶乡,千家茶香层层上

来源: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暴富油茶队

桂航学子入瑶乡,千家茶香层层上

中国青年网桂林8月20日电(通讯员 何秋艳)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之路,2024年7月11日至12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液体黄金铺出致富路·恭城非遗油茶推动新型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恭城瑶族自治县,开展了一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恭城油茶实地调研走访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了解恭城油茶的原材料种植、加工过程及市场现状,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助力乡村振兴。

了解油茶历史渊源传承非遗文化

7月11日,三下乡实践团首站抵达恭城瑶族博物馆,深入了解恭城地区的历史文化与油茶来源。在实践团采访工作人员中了解到恭城油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茶文化逐渐兴起,茶具、茶艺得到发展,茶政、茶法相继出现,茶贸易愈发兴盛。在这一时期,瑶民从湖南、广东、江西等地迁入恭城,面对潮湿、瘴气重的自然环境,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生姜和茶叶制作出早期的油茶,以对抗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一习俗逐渐在瑶民中流传开来,并形成了独特的油茶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符海霞 供图

在采访中,工作人员以独特的语言魅力向我们讲解了恭城油茶文化的来源并展现了当地人对油茶的喜爱。他的话语间透露出油茶对于恭城人民生活的不可或缺性,以及这份传统习俗的深厚情感寄托。

了解油茶制作工艺体验瑶乡特色

在了解完油茶文化之后,实践团来到恭城油茶特色体验馆,亲身体验了油茶的制作过程。在瑶族阿娘的指导下,成员们亲手操作茶槌,感受油茶从生涩到醇香的奇妙变化。阿娘首先将蒜、葱头、洋葱用油炒香;第二步加入整块的姜和一锅新鲜茶叶。随后成员们使用茶槌将姜锤碎,锅中各种食材在茶槌与高温的双重作用下熬出油汁,熬出油汁后加入凉开水直至煮沸,再放入适量的食用盐调味,再用油茶隔把茶水滤入撒有葱花、炒米、麻蛋等配料的碗中,这样一锅味道醇厚的油茶就制作完成了。

图为瑶族阿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打油茶 符海霞 供图

成员们体验完打油茶后一同品尝了亲手制作的油茶,制作好的恭城油茶色泽以黄绿色为佳,闻之有浓郁的茶香并伴有葱花的清香,入口润滑甘醇,余味无穷。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油茶产品 何秋艳 供图

了解油茶产业推广油茶文化

7月12日实践团前往恭城油茶协会会展中心,在这里实践团详细了解了茶叶从采摘到加工的全过程,以及本地茶叶厂采用的“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共发展模式。随后工作人员实践团介绍相关的油茶加工产品,相比传统油茶来说加工品储存时间更久,便于携等诸多优点,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对油茶产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 刘璟如 供图

活动成果与展望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恭城油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坚定了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何秋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品味土家美食,宣传特色文化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恩施州博物馆之旅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每一分经历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温暖你我,共同前行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支教中体味温暖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独属于我们的回忆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小孩子的童话世界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下的童真世界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旌德见证,四载接力——探秘梅氏三代跨越百年的守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芭蕉润邦茶厂——青源志愿服务队参观之旅
志愿者们带着对茶文化的好奇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踏上了参观芭蕉茶厂的社会实践旅程,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参观芭蕉茶厂的那一天,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我们带着对茶文化的好奇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绿色科技助力秸秆还田,时代青年勇担振兴使命
在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绿色科技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调查当地秸秆还田利用现状、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和需求、当地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8月10日-8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杨…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淘“砂”掘金社会实践队— 探索砂仁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2024年7月31日至8月8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淘“砂”掘金社会实践队赴…
土司城:“青源”志愿服务队宣传硒文化
7月1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源志愿服务队在土司城前开展硒文化进景区的活动。图为志愿者们走向游客宣传硒文化陈婧怡摄活动中,志愿者们发放以硒文化为特色的宣传册进行硒文化的科普宣传,志愿者们积极热情的…
重电“智慧旅行家”三下乡:乡村安全行,防溺水教育来护航
大学生云报7月9日电(通讯员钟瑜张思楠张金平)为了进一步宣传防溺水安全,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传,2024年7月9日,重电“智慧旅行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万州区开展“普及防…
新塘乡双河渔塘坝:“青源”志愿服务队探索硒矿床的奥秘
7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源志愿服务队到达新塘乡双河渔塘坝参观硒矿床。图为硒矿床入口景象陈婧怡摄与向导刘主任会和后,志愿者们参观硒矿床之旅正式拉开了帷幕。伴随着山间清风,走在崎岖的小路上,志愿…
“绿色足迹”环保志愿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仅威胁着自然界的平衡,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将近一周的环保活动…
访梅氏后人,听英雄故事
“即使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上门盘问和搜查,梅家也没有一个人透露马克思银像的下落,为了保护这尊银像,他们始终守口如瓶”这是梅氏后人梅旌俊在接受团队成员采访时所说的话。为了进一步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
红色文化,云上传承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无数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如今,南通大学云支教志愿服务团队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这份宝贵的红色基因在线上传递,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