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科下乡在行动:革命传统铸魂魄,创新发展谱新章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 作者:蒋晨曦 彭丽燕 何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0号电(通讯员 彭丽燕)为了深入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全力挖掘并弘扬当地璀璨的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5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龙潭古镇,领略千年风华

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龙潭古镇。龙潭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古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顺梅树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成员们有幸请到了酉阳县龙潭镇本地的一位青年导游——陈潇,由他为成员们进行龙潭古镇历史文化的讲解。在他的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了龙潭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龙潭古镇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古镇建筑风格独特,以四合院为主,颇具明清时期的特色。街道石板铺就,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不仅如此,龙潭古镇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陈潇导游向成员们介绍了当地独特的摆手舞、木叶情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这些都是土家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古镇中的特色美食,如绿豆粉、米豆腐等,也让成员们的味蕾感受到了地方的独特魅力。

图为龙潭古镇建筑俯视图。通讯员 冉东灵 供图

九十一岁老人忆往昔,革命英烈精神永传承

实践团在参观龙潭古镇时,偶遇了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人,与她的交流仿佛打开了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

在与这位老奶奶的亲切交谈中,成员们得以探寻她漫漫人生旅途中那些不曾忘却的珍贵记忆。她的人生经历犹如一本丰富多彩的书籍,充满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态。而更令人触动的是,她为成员们讲述了革命烈士赵世炎的英勇事迹。

奶奶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赵世炎烈士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毅然领导工人运动,毫不退缩。面对敌人的威胁,他坚贞不屈,始终坚守着革命的信念,未曾有过丝毫动摇。最终,赵世炎烈士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奶奶的讲述绘声绘色,仿佛将成员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革命年代。

通过这次访谈,成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从奶奶的叙述中汲取了诸多回味无穷的人生精神养分。赵世炎烈士的英勇无畏、坚定信念,以及老奶奶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传承,都激励着成员们在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人合照。 通讯员 冉东灵 供图

走进赵世炎故居,探寻革命先驱之光

实践团听完奶奶的讲述之后,对赵世炎故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实践团决定展开了一场调研活动。

赵世炎故居位于重庆酉阳龙潭古镇上,当地人称为“赵庄”,是一座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占地1605平方米。伟大的革命先驱、革命先烈赵世炎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光。赵世炎(1901—1927)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仔细参观了故居内的陈列室,那里展示着赵世炎同志生前的照片、手迹以及他参与革命活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展品,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赵世炎同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团队成员还与故居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赵世炎同志的感人故事,以及故居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赵世炎故居。 通讯员 彭丽燕 供图

点亮傩戏传承之火,开启传统文化新征程

实践团在了解了龙潭古镇和赵世炎故居的历史文化之后,为了激发小朋友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实践团成员准备了生动有趣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实践团成员深入地讲解了酉阳丰富的传统文化,着重介绍了独具特色的酉阳傩戏。傩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实践团通过展示傩戏的道具以及播放精彩的表演片段,让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傩戏的神秘与魅力。实践团还设置了绘画脸谱的环节。脸谱在傩戏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和图案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和性格。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认真描绘着属于自己的傩戏脸谱,从勾勒线条到填充色彩,每一笔都倾注了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喜爱。

图为小朋友体验绘画脸谱。通讯员 冉东灵 供图

(通讯员 蒋晨曦 何曼 彭丽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5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人科下乡在行动:梦起田园夏日长,陶心砺志韵悠扬
酉阳7月15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探寻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青年学子的成长与自我实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踏上了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支教调研,为这…
人科下乡在行动:躬耕沃土播种子,汗水中悟解真谛
酉阳7月22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理解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价值,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展开了一场农耕文化体验之旅,让学生深入基层,亲身体…
剪出立体党字,传承红色基因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7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参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独具特色的剪纸课——“立体党字”剪纸。课堂上,实践队员们首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精美的立体党字剪纸作品,立刻吸引了孩…
人科下乡在行动:壮志踏青田,心织“三农”梦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冯馨宇何曼)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盛夏七月,正值…
走进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调研浙江省非遗博物馆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为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构成部分之一,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等五大功能。浙江…
青科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在这个热情如火的夏季,青岛科技大学“红色传声筒”参观实践队带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与对基层的深切关怀,踏上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此次实践,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深入…
红色小风车,转动爱党情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6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再次为参班的小朋友们送上了一堂精彩的折纸课——《红色小风车》。在课堂上,实践队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红色小风车的制作方法和象征意…
“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巧手制党展,闪闪红军帽
本网讯(通讯员罗敏)7月14日,“自强思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为参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折纸课——《闪闪红军帽》。课堂上,实践队员们耐心地为小朋友们讲解折纸步骤,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一双双…
红旗渠魂,乡土情浓:宣讲者绘史诗,精神传千秋
红旗渠精神,如同一股不息的清泉,流淌在每一个“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队员的心间,也滋润着他们脚下的土地。近期,团队成员苏梓祺,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踏上驻马店市上蔡县的土地、用生动的讲述,将…
蒙峒逐韵:聆听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交响 ——广财古韵新颂实践团走入蒙峒
蒙峒逐韵:聆听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交响——广财古韵新颂实践团走入蒙峒炎炎夏日,热情四射。七月底的炎热并未阻挡古韵新颂实践团调研的脚步,为积极响应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与“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