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发展,描绘小康画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家共同见证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的并存。了更好的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探索适合乡村实际的发展路径,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组织并进行了本次乡村调研,通过调研小组实地考察了解乡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为未来乡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于7月17日开始,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调研小组先后前往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附近的姓潘村,南源村,东里村,双溪口村,周扎村以及溶江乡大雅畈村进行调研走访,积极了解各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策略与加工转化现状,乡村振兴发展制约因素等,同时深入探讨机械化作业流程的实现路径,如何利用前沿技术优化浇灌与施肥等过程,如何保持乡村发展独立性的思考等等。
乡村振兴主要靠产业振兴,而产业发展要靠集体经济,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小组了解到了这几个村子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产业,姓潘村的特色米仁产业,南源村的食用菌,东里村的葡萄基地,周扎村的布朗李和樱桃基地,大雅畈村的黄花菜基地。几个村都在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联村共建”,“村企合作”等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村民提供多样化的增收渠道,努力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几个村子的特色产业也逐步向着现代化和多元化转变。不仅仅是产品与科技相结合,种类的多样化,如东里村的葡萄和周扎村的布朗李有着不同月份成熟的品种,也有参与与农作物育种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制更多品种的产品。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也融入了网络因素,设立专门的带货直播间,制作短视频,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销量,以及对产品进行二次包装,如制作特色的米仁酒,葡萄酒,提高其商品价值。农旅结合也是增强乡村资源新活力的有效措施,几个村都在积极的优化环境,增设景点,如姓潘村被外界誉为博士村,设立博士山等吸引人的优美景点,同时与当地的特色节日——杏花节相结合,以此来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农业+旅游业”的模式不仅仅保护和传承了乡村文化,推动农村环境的改善更是提升了农业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小组在实地考察和交谈中,了解到在机械化方面仍有着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地理因素,许多地区的农田存在小块化,细碎化的问题,不利于大型农业机器的作业,以及由于农作物的种类繁多,种植制度和栽培模式复杂多变,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在机械化播种,耕作,收获等方面的作业工艺流程不同,同时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弱,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成本较高,所以人工作业仍占大多部分。由于城乡发展差异,大量的青壮年人口向城市迁移,乡村的中老年人的比例加大,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采取“撤并搬迁”的策略等多方面的有效措施积极的控制农村的人口流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还会积极举办由专家为村民普及各种农作物知识以及种植技巧的座谈会,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帮助。
通过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调研小组的深入农村调研,积极了解乡村的经济状况,发展优势与面临的挑战。乡村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勤劳的劳动力以及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构成了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调研也揭示了乡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人才流失,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乡村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如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同时应该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始终坚信在政府,社会各界以及乡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经济状况必然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小组以“八八战略”为引领,深入实践共同富裕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诠释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同时锻炼了自身能力。相信在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为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0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