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新绎队师生一行16人抵达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下称为“基地”)参加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第五期),赓续红色血脉,领悟革命精神。
新绎队员在基地合影
回溯革命征程,弘扬井冈山精神
8月2日上午,开班式上,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法学博士滕永琛老师对第五期社会实践队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勉励学员:认真学习,深刻感悟井冈山精神;细致观察,感受革命老区的沧桑巨变;踏实调研,形成优质成果;强化作风,展现青年的良好风貌。
开班式后,基地教师肖建兵和滕永琛先后为学员开展专题教学。肖建兵老师引领学员全面了解三湾改编,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革命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情景模拟环节中,新绎队员以班级为单位模拟组织改编,集思广益创设班名、班歌、班训、班旗和队形,深刻感悟忠诚信仰的力量与适应变革的智慧。
滕永琛老师通过回顾毛泽东“引兵井冈”的过程和后续历史,提出并回答“为什么上山?”“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怎么看待下山?”三大问题,深入讲解“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启示学员“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新绎队全体队员备受鼓舞,实践调研活动的目标更加坚定、干劲更加充足,立志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8月3日至4日,新绎队在基地教师高利剑、董经纬的组织下,有序前往茅坪村八角楼、马源村、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朱毛旧居等革命旧址,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内心感悟革命精神。
从八角楼的清油灯影、黄洋界的隆隆炮声、小井红军医院“师长献盐”的感人事迹到大井朱毛旧居的读书石、半堵残墙、常青树……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在新绎队员眼前一幕幕重现,近百年前的浴血烽火始终与当下紧密链接着,历史的回声在耳边激荡,这座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不断激励新时代青年初心不辍,力学笃行,躬身践悟。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迎着烈日,新绎队员进行马源三公里急行军,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挥洒汗水追寻先辈足迹,感受红军顽强的革命意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新绎队员们在老乡家中自做红军餐,与袁文才的外孙谢小民先生共忆峥嵘往昔,难忘红军与井冈山老百姓之间深厚的军民鱼水情;“穿上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一条麻绳,一上一下,一系一搓,一挽一编,一压一敲,一双双轻便的草鞋在新绎队员的手中诞生。毛主席曾说:“我们革命的道路,从井冈山起,就是用草鞋走出来的,这在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我们是穿草鞋闯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路啊!”一根根稻草编织出红军不怕远征、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也鼓励着队员们脚踏实地、不怕困难、艰苦奋斗。
新绎队进行马源急行军
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8月4日上午,新绎队员来到北山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通过敬献花圈、默哀、鞠躬等方式,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英勇先烈表达深切缅怀。队员们在烈士纪念堂前举起右拳,掷地有声地重温入团誓词,以青年之声坚定信仰,用革命先辈的力量激励自身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播撒红色火种,传承革命传统。
新绎队员在烈士纪念堂前重温入团誓词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8月6日上午,新绎队员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认真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在咨询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后,新绎队依托博物馆一级藏品“刘位升笔记本”完善红色历史剧本《藏书》,结合井冈山红色诗词文化编写面向初中学生的授课教案,力求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革命故事、致敬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
新绎队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魂根植于民族血脉,新绎情萌发于青年担当。新绎队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的坚实引领下,自2015年以来,多次在全国实践团队中脱颖而出,参加“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队员前赴后继,奋楫扬帆,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始终坚持在红色实践中结合红色的历史文化进行调研,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红色资源,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使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撰稿人:张颖 彭希阳
摄影:新绎队宣传组、梁嘉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88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