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啄泥辅新燕,化雨育春荣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提高乡村教育水平。2024年7月3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暑期实践调研团队马鞍山分队响应暑期“三下乡”活动,赴马鞍山市和县官塘就乡村教育开展了“乡村振兴,乡村基础教育”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时值酷暑,但聒噪的蝉鸣并没有让志愿者们感到焦躁与乏力,青年人聚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以及挥洒不完的力气。在经历了几个小时的车程后,志愿者们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马鞍山市和县官塘.村组委的书记接待了志愿者们,并将其带到了村中的一栋被田野包围的房屋前,指出这就是教学楼。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间红白相间的建筑,四层楼高。没有预想中的青苔与常青藤,它就在那里静静的矗立着,和大多数人的小学没有什么两样。走进校园,教学楼下是一片铺着水泥的操场,还有一左一右两个篮球框对立着。虽然前几天刚下过雨,但此时的校园里并没有多少泥泞,一切都显得干净而平和。
图为实践成员进行宣传安全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凤鸣摄
这给志愿者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队伍中的很多成员都是第一次拥有支教的经历,在之前他们只是从长辈的口中才能了解到乡村学校,但今日的亲眼所见,令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但事情却也不总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去的,乡村学校的的新形象也没有掩盖它的问题。
乡村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好像每个人在记事时都曾听过,却又鲜少有人安静地、仔细地注视过它。遥远的乡村,喧闹的城市,好像一道天堑,泾渭分明。官塘村也有着与多数乡村相同的问题,青壮年流失,老年人独居,乡情使得他们无法割舍老宅,而生活的压迫又让青年们务工而走,于是村子里的人也变得少了,孩子们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多数都去了城市 。在官塘小学,志愿者们所教授的学生只有十来人,这其中还有三个人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明年他们将转到外地,而今年转入班级级的人只有两人,据悉,这对双胞胎还是因为家长与老师关系很好所以才选择留在了乡里,过两年之后他们也就会转到镇里去了。
教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志愿者们怀抱着热情期待的心情走上讲台时,总有学生在课堂或走神发呆或调皮捣蛋。课下的交流中,志愿者感慨地说:“我也是学生时代一路走过来的,今天自己当老师的时候才终于感受到了当年自己老师教自己的不容易。”在这种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通常是祖孙生活在一起,长辈的不善言辞和时代造就的三观差异,会导致部分孩子存在固执、易怒、叛逆等心理,面对这种学生,志愿者们选择给予他们充分的耐心,悉心指导,一如一位真正的教师那样。
除去课堂上的问题,教育水平上乡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也存在着很大差距,这里大部分孩子基础薄弱,有的连最基本的公式都不知道,在英语方面,更是凸显的尤为严重,大多数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很少,更是只会一些固定句子,这里的英语试卷也犹为简单,多数为课本原文,试卷题目甚至和课后习题一模一样。而此时的多数城中小学的孩子已经可以掌握一些简单语法了,志愿者在了解后知道——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启蒙教育不够,家中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或于本地务农,且大多数父母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无法对孩子的学业做到有效辅导,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英语教育到四年级才正式开始,学生们表示对这个学科兴趣不大,也不愿意花时间在这方面。对此,志愿者们只好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帮孩子们理顺思路。
学习上的缺点并不能掩盖这些孩子的聪慧,很多孩子对数学很有兴趣,有些孩
子的数学成绩很好,常常数学题目能够全部做对,数学考试也能达到满分。在作文上,大多数时候他们写的都很潦草,有时甚至是一两句话就草草了解,但有些时候他们也会很有想法,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动人的灵性。
为实践成员辅导学生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凤鸣 摄
乡村的孩子们大多都很活泼好动,虽然有时候也调皮得让人有点生气和无奈,但他们身上依然保持着人生中最珍贵、真实的纯真和善良。他们虽然好多是留守儿童,但他们童年里缺失的父母的身影并没有改变他们对美好的追求,他们更加重视与父母的亲情,与朋友的感情。他们也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志愿者面前吧,会通过自己的小方式引起老师的关注,也会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小小的自尊。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但每一个又都是独一无二的。真诚、大方、热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孩子们身上的让成年人视若珍宝的存在。
临别之际,孩子们唱起了《Dream It Possible》,这正是志愿者们向他们教授的歌曲,这首2015年发行的歌曲里蕴含的力量与无限希望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也会影响一代代孩子,无论山高水长,正如歌词里唱的那样:“I will run, I will climb, I will soar”。
盛夏蝉鸣不止,再会多彩向阳。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支教,与其说是志愿者去教育、陪伴孩子们,不如说是志愿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志愿者们到乡村田野间去,到最被需要的地方去,做最有意义的平凡事。社会活动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志愿者们满怀热忱,坚定地向前走去,不停地追逐着自己热爱的风景,毫不畏惧地踏上了前行的道路。怀抱着责任与理想,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面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切也将化做漫天飘舞的蒲公英,从这些孩子身上飞向更远的地方。
“接引春雷焚身骨,化灰以养万类荣。”在这一届志愿者之前,有无数志愿者来过乡村;这一届志愿者之后,还有无数志愿者来到乡村。毫无疑问的是数年后,时代的交接棒会传到这一代人手上,当这一代青年站在讲台上,他们也能感受到,手中的接力棒将交付到这些正在听他们讲课的孩子手中。至此,薪炎永燃,美德不灭。(通讯员 谢凤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6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