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范大学新绎队:红诗展堂,绎忆井冈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华南师大文学院团委新绎队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新绎队一行师生16人抵达井冈山,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红诗展堂,绎忆井冈——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教育资源常态化长效化的教学实践探索”为主题,旨在以井冈山红色诗词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教育资源常态化长效化的教学实践路径,助力红色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新绎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合影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为深入了解目前井冈山地区红色诗词教育的实践现状,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新绎队员先后访谈了井冈山革命烈士袁文才后代谢小民先生,井冈山革命烈士李筱甫的孙子李祖芳先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辑研究科李归宁主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团委副书记、吉安市青年讲师团讲师李楷老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进一步明确了目前井冈山地区红色诗词教育的实践现状,并成功收集、整合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新绎队员访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编辑研究科李归宁主任

新绎队员访谈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团委副书记、吉安市青年讲师团讲师李楷老师

新绎队员访谈革命烈士李筱甫的孙子李祖芳先生

“让红色诗词和文物活起来”

接下来,新绎队员将创新开发以“井冈山斗争的前奏序幕—斗争全过程—新时期信仰火炬的接力”三大历史阶段为时间线索的绘本式教材《诗说井冈》,并同时设计配套教案及授课课件,开发教材拓展学习材料广播剧。

截至目前,新绎队首部原创红色历史广播剧《藏书》剧本创作已经完成。8月6日上午,队员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认真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后,依托博物馆一级藏品“刘位升笔记本”,进一步完善了广播剧《藏书》剧本,以青年之声致敬革命先烈,守正赓续红色血脉。

《诗说井冈》教材封面设计图

《诗说井冈》教材单元导语页设计图

红色历史广播剧《藏书》封面设计图

新新之火绎绎辉,井冈精神可燎原。新绎队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的坚实引领下,自2015年以来,多次奔赴井冈,始终坚持结合文学师范专业特色,在红色实践中结合红色的历史文化进行调研,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使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焕发绚丽光彩。

撰稿人:张颖 王汇宁 彭希阳

摄影:新绎队宣传组、梁嘉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1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美术馆,领悟红色艺术之美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琐碎的事务和快节奏的压力之中,心灵也逐渐变得干涸和疲惫。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我们走进了那座神秘而充满魅力的美术馆。当我们迈入美术馆的大门,一种宁静而庄严的…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红色美术馆,领悟红色艺术之美
中国青年网合肥市7月13日电(通讯员:陆皖儿)在这次参观活动中,参观者们沉浸于艺术的海洋,领略了来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艺术家的杰出作品。从古典的绘画到现代的雕塑,从细腻的水彩到豪放的油画,每一件作…
传统工艺,源于自然
7月13号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前往了贵州省石阡县埃山村,并在仡佬族印染第六代传承人——赵培军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仡佬族印染的历史文脉,当下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的传承…
电气学院华章续梦队赴阜阳博物馆参观展览
电气学院华章续梦队赴阜阳博物馆参观展览为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多元,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意志。7月6日到7月7日,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日子,电气学院赴阜阳博物馆参观社会实践队在安徽阜…
陕西理工大学学子暑期三下乡,用爱与关怀点亮心灵之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传承百年银匠精神,打造千年经典银饰
“锦鸡美没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一句诗词便将苗族银饰的美丽描写的淋漓尽致。而苗族银饰的打造方式便是银饰锻造。银饰锻造不仅反映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更反映出苗族热爱生活的美好精神。苗族银饰都是根…
广财学子探秘东莞中堂鱼包:一场美食与文化的邂逅
大学生探秘东莞中堂鱼包:一场美食与文化的邂逅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号召,落实“双百行动”“三下乡行动”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广东财经大学骄阳炽焰实践团于2024年7月23日赴广东省东…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入花和社区,关注老人生活
走入花和社区,关注老人生活引言:2024年7月3日和4日安徽工业大学耆乐同行者实践队于马鞍山花山区花和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2024年7月3日同学们于下午3点在社区文化服务中心集合,并举行暑期实践活…
金色光辉映古韵,非遗瑰宝续千年
苗族马尾斗笠,是苗族先民由箬叶、棕片铺就而逐渐创新,以马尾铺就的独特精品斗笠。为了深入挖掘马尾斗笠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之处,传承其蕴含的丰富历史与文化价值,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
植乡土情怀,促民宿发展
回顾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云上之翼,续梦森兮”实践团先后抵达云台山、青龙峡等旅游景点及公园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同时走访沙墙、双庙及平顶爻民宿村落,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