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塞罕坝:寻精神之源,铸绿色之梦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杨欣惠

2024 年 8 月 12日,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如一缕缕金色的细沙,洒在广袤的大地上。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塞罕坝精神的敬仰和探索之心,踏上了前往塞罕坝展览馆的征程。

启程:心怀敬仰向绿洲

塞罕坝,这片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已成为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而塞罕坝展览馆,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的奋斗与坚守。

清晨,实践队员们迎着朝阳出发。一路上,他们心情既激动又期待,纷纷讨论着自己对塞罕坝的了解和想象。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实践队员们抵达了目的地——塞罕坝展览馆。

图为塞罕坝展览馆。

参观:历史画卷展精神

刚一下车,展览馆那庄严而独特的建筑风格便吸引了实践队员们的目光。它宛如一颗镶嵌在绿色海洋中的明珠,散发着熠熠光辉。走进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塞罕坝全景图,画面中青山绿水、林海茫茫,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绿洲之中。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之旅。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仿佛被带入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展览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器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记录,生动地展现了塞罕坝从荒原到绿洲的蜕变历程。实践队员们看到了第一代塞罕坝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住窝棚、喝雪水、啃窝头,却依然坚定信念,勇敢地向荒漠宣战;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人工造林、育苗、植树,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展览馆的一角,实践队员们还看到了一组塞罕坝人曾经使用过的造林工具,有简陋的锄头、铁锹、扁担等。这些工具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却见证了塞罕坝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认真地做着笔记,不时地向讲解员提出问题,深入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有的队员拿出相机,记录下那些令人震撼的历史瞬间;有的队员则陷入了沉思,被塞罕坝人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感动。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塞罕坝发展历程。

走访:深入探寻发展路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塞罕坝精神传承下去,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塞罕坝的现状和发展,实践队决定分成几个小组,对周边的林场、居民和游客进行走访调查。

第一小组来到了附近的林场,与林场工人进行了交流。工人们热情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树木的养护、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了一下林场工人的工作,拿起工具,为树木修剪枝叶、浇水施肥。虽然只是短暂的体验,但实践队员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辛苦和不易。

第二小组走进了周边的村庄,与居民们进行了座谈。居民们纷纷表示,塞罕坝的生态环境改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风沙漫天,现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大家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第三小组则在景区对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塞罕坝的印象和感受。大部分游客都对塞罕坝的美景赞不绝口,认为这里是一个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同时,游客们也对塞罕坝的生态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期望。“希望塞罕坝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美丽的景色,同时也希望能够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让大家共同爱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洲。”一位游客说道。

通过走访调查,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塞罕坝的发展现状,也感受到了塞罕坝精神在当地的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的成功,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

分享:感悟精神共前行

“这次塞罕坝之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伟大。塞罕坝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实践队员激动地说道。另一位实践队员也表示塞罕坝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夕阳西下,实践队员们踏上了归程。塞罕坝的美景在实践队员们身后渐行渐远,但塞罕坝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他们心中。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决心。实践队员们相信,在塞罕坝精神的激励下,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为塞罕坝林场的建厂文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6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重人科三下乡进行时:回忆之畔,他青春永驻
重人科三下乡进行时:回忆之畔,他青春永驻为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的革命思想教育精神,扛起当代青年使命。“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迎…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会宁红军会师遗址实践(四)
贡献青春力量,绘制青年之责。为进一步了解先辈们的革命故事以及响应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的活动号召,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传承红色记忆”社会实践团来到会宁会师园,追寻伟人的光辉足迹,重温先烈的英勇…
汽院学子三下乡:青春献小学,志愿勇前行
2024年暑假,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子们纷纷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外国语学院的“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旨在丰…
我的家乡栏桥返乡社会实践稿
中国青年网栏桥2024年7月23日电通讯员张贵宝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走进农田生活一、导语“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重要途径。本次“三下乡思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
人科下乡进行时:食品智慧进万家,儿童健康伴成长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7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儿童开展食品安全知…
追溯葵艺本源:南财学子走进葵林探渊源
7月25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青青园中葵,古韵焕新生’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为了更深入了解葵艺,走进了葵博园和南坦葵林,追溯葵艺本源,于当日前往葵博园和南坦葵林参观并调查。图为葵树博…
人科下乡进行时:经纬交织竹韵长,青春匠心续华章
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王千娆何曼方乐乐)为深入了解和传承龙潭文化,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穿梭在古镇的角落,寻找着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故事。图…
汽院学子三下乡:创意拼拼拼
为了丰富小学生的课堂体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安阳镇中心小学,为小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水果拼盘制作活动。活动当天,为了避免刀…
青源三下乡之硒的介绍
硒的介绍: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Se,原子序数为34。它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硒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包括抗氧化、增强免疫力、调节甲状腺激素、解毒排毒等。此外,硒还具有…
“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社会实践团携手汉中市莲花寺九年制学校——青春桥畔,共鸣心语
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盼,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青春行,助力振兴梦”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3日心怀热忱,走进汉中市莲花寺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