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薄雾,我随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上杭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开启了前往上杭的行程。
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了才溪镇溪北村。一抵达溪北村,我便被眼前之景深深吸引:青葱的山峦环抱宁静的村庄,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农舍错落有致地排布着,恰似一幅素雅的水墨画。
在溪北村党支部书记雷建福的引领下,我步入了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刚一进门,浓郁的乡土气息便迎面扑来,展柜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色泽金黄的土蜂蜜、珍贵稀有的灵芝孢子粉、醇厚香浓的米酒……这些皆是溪北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精心打造的“才溪红”系列特色农产品,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溪北村人的辛勤汗水,彰显着他们对品质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市场的积极开拓。
雷书记满怀热忱地为我们讲述了溪北村的发展历程:“我们党支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领办了合作社,推行‘六个共富’机制,目的就是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内心涌动着一股热流。雷书记的言辞仿若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所蕴藏的磅礴能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溪北村党支部书记雷建福的带领下参观乡村振兴产业孵化中心。)
下午,我随实践队抵达了才溪镇溪东村红军瞭望台,此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伟大的革命精神。站立于瞭望台上,溪东村党支部书记王志翔向我们娓娓道来红军瞭望台的往昔。我凝望着远方的山峦,内心盈满了对革命先烈的崇仰之情,正是他们以鲜血铸就了今日的和平。我轻阖双眼,让心灵与这片土地交融共鸣,体悟着那份穿越时空的传承与坚守。在那一瞬间,我仿若听到了历史的悠悠回响,真切感受到了那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离开红军瞭望台,我们奔赴了实践的另一站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毛主席曾三度亲临才溪乡展开调查研究,并挥笔写下《才溪乡调查》。在纪念馆前,那九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跃入眼帘,令我深感震撼。
无论是往昔岁月,还是当下之时,深入基层、洞悉实情始终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同志的才溪乡调查不但为当时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我们在今时今日解决发展难题、推动乡村振兴给予了无比珍贵的经验。
(图为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前荷花丛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宣传标语。)
实践第二天,我走进了上杭县中都镇的聚胜家庭农场,此地使我对现代农业拥有了崭新的认知。于此,我见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劳动模范梁永英。在她的引领下,农场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标杆。
在这里,我亲身目睹了现代科技怎样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智能农机在广袤的田野中轰鸣运作,无人机于空中精准且高效地喷洒农药。梁永英还为我们阐述了农场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的举措,她着重强调人才乃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对此,我深表认同,乡村振兴不单需要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以及创新的推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梁永英劳模工作室内参观学习。)
结束了上午在梁永英劳模工作室的观摩,我们接着前往上杭县官庄畲族乡菌草循环产业闽吉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展开交流学习。在负责人蓝洪章的引领下,我参观了用于梅花鹿饲料的巨菌草种植田,令人倍感惊讶的是,梅花鹿食用的菌草草种竟是由世界菌草之父林占熺研究员相赠,而林占熺研究员恰恰来自福建农林大学,身为福建农林大学的学子,如此特殊的缘分令我深感自豪。
(图为基地负责人蓝洪章带领实践队实地参观用作梅花鹿饲料的巨菌草种植田。)
通过此次实践,我目睹了上杭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珍宝不单承载着深沉厚重的历史内涵,更是红色文化得以延续传承的关键依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中,每一个任劳任怨、辛勤劳作的身影都化作了乡村振兴最为动人的诠释;每一次对卓越品质的执着追求,都在讲述着乡村转型与振兴的精彩篇章。我愈发深切地明白,乡村振兴之路绝非一帆风顺,它迫切需要政策的有力扶持与资金的充分投入,然而更离不开人才的智慧聚合、科技的创新驱动以及红色文化的深厚润泽。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征程虽漫长且艰难,但我深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汇聚全社会的共识与力量,就必定能够踏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道,让乡村绽放出更为绚烂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1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