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民族大学学子社会实践:护水青春,筑梦乡村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材料与环境学院 作者:杜海妮

广西民族大学学子社会实践:护水青春,筑梦乡村

(通讯员 杜海妮)7月12日至18日,广西民族大学“水质安全护卫队”一行10人,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来到南宁市马山县百龙滩镇大龙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了解农村居民饮用水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目标,通过水样检测、走访村民、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宣讲等方式,为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科学检测,探究水源现状

图为实践队员对家用生活污水进行采样。黄艺供图

实践伊始,“水质安全护卫队”便开展了系统的水质检测工作。在大龙小学校长的协助下,队员们首先对学校自来水进行了采样和初步检测。随后,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他们深入村里多个水源地,包括依托山洞的特殊水源地、山泉水点和居民生活用水点,进行实地考察和取样。

回到临时设立的检测点后,实践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仔细记录了各项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性总固体(TDS)、氯离子含量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图为实践队员对水样进行检测和记录。马峥供图

环境工程专业的队员李丹纯介绍:“通过现场测试和后续分析,我们发现当地水源的部分指标存在一些波动。这可能与当地的地质环境和季节变化有关,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究。”

走访调研,倾听民声民意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村民。马峥 供图

为深入了解村民的用水现状和需求,实践队开展了广泛的家访活动。在与村民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居民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度较高,很多家庭购置有净水设备。“我们村有3000多人都依赖这里的水源生活。”一位村民向队员们介绍,“虽然平时用水没什么问题,但遇到雨季,水质有时会变得浑浊,让人有些担心。”面对村民的疑虑,队员们耐心解释了影响水质的可能因素,并就日常用水注意事项进行了细致的科普。队员马峥表示:“通过走访,我们深刻认识到,改善农村饮水安全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习惯。这为我们后续提出建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科普宣讲,播撒环保种子

在大龙小学,实践队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知识宣讲活动。队员们为当地学生带来了生动有趣的水质科普课,通过水样观察、简单实验等互动环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龙小学进行水质检测小实验。李丹纯 供图

“看到小朋友们们对水质知识如此感兴趣,我感到非常开心。”队员黄艺说,“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从小培养他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事业培养新生力量。”在科普课后,实践队还与当地儿童一起举办了“我心中的健康水”主题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清洁水源的向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深深打动了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

成果汇总,建言献策助发展

实践结束前,“水质安全护卫队”对一周的调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们建议村委会定期对水源地进行水质监测,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同时,逐步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和分散式处理设施的建设,从源头上预防水质污染。此外,实践队还提议开展更多针对性的水环境保护科普活动,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他们建议可以利用村委会宣传栏、广播等方式,定期向村民普及水质保护知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实践队队长杜海妮表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水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收获感悟,助力成长

通过本次调研,广西民族大学“水质安全护卫队”不仅深入了解了大龙村的饮水安全状况,也切身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需求。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肩负着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队员黄晓凤说,“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位队员贲小翠感慨道:“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如何倾听并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的。”实践队指导老师黄仲品老师总结道:“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结语:青春力量,续写乡村新篇章

图为水质安全保卫队与大龙小学同学们合影。马峥 供图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水质安全护卫队”的队员们表示,他们与大龙村的情缘才刚刚开始。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大龙村的水环境改善情况,并希望能够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科研调查,更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的宝贵机会。通过亲身实践,广西民族大学的学子们用行动诠释了“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时代担当。他们的努力,如同一颗颗饱含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大龙村的土地上,必将在未来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杜海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暑期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实践之旅
暑期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实践之旅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守望智慧归巢”社会实践队于8月10日走进兰陵县金太阳幼儿园,开展岗位实习实践。实践队员们在此次活…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码动生活,科技悦行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码动生活,科技悦行在信息技术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今天,计算机不仅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得力助手,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科普教育、提升…
探寻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7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东关村进行调研。东关村是一个“村在山中,山在林中”的山村,位于黄山风景区西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近年…
红旗渠畔书香浓,七禧家中传薪火
“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踏着一缕清风,走进了“七禧家”这家温馨雅致的小饭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这里,不仅是味蕾的盛宴之地,更成为了精神传承的温馨港湾。筹备之初,团队便倾注了满腔…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以泥塑心灵,启梦乡村儿童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何曼)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024年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邂逅龙潭古镇,遇见青年坚守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彭丽燕何曼方乐乐)为深入了解龙潭古镇的历史文化,探寻龙潭古镇发展历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
曲园学子三下乡:教育伴我,落实进行
曲园学子三下乡:教育伴我行,落实进行中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16日电(通讯员周春元)随着国家对教育强国的重视,国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掌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进一步了解现如今学生们教育的落实情况,2023年7月1…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探寻龙潭古镇新篇章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彭丽燕何曼方乐乐)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
以青春之践,行利民之事
以青春之践,行利民之事中国青年网平凉8月4日电(通讯员赵小娟)城市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与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美化城市环境卫生也十分重要。好的环境可以让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心情保持舒畅。因此,…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深化应急救护认知,开启生命保障篇章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李雨晨何曼方乐乐)为将所获知识与经验应用于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增强群众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2024年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