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工学子“三下乡”:地理课堂进社区,共绘祖国大好河山

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肖瑾柔

“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一篇课文《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大兴安岭,

雪花还在飞舞;

长江两岸,

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上,

处处盛开着鲜花;

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同学们齐诵)

图为 小朋友们上课听讲画面

东西相望,南北交融 —— 探索华夏大地奥秘

齐诵结束的那一秒,幻灯片还停留在那张绘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地图上,可没有人的脑海里不回荡这气势磅礴的“山河颂“。那时,两点之间的同学们与大学生老师的距离不过几米,可同学们的家乡与小老师的的家乡之却可能有几千公里。在这个两点之间还有九曲回环的课堂里,小老师们带同学领率了一个中国,不同家乡,科普一个地理中国。

图为 团队成员授课画面

古人吟山河,今朝绘蓝图 —— 唤醒山川地理的文化自信

最小的感发在你我,最美的河山在家乡,最大的共鸣在时代。千年前,古人吟“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今天,党的十九大报道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治国理念下,地理科普将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理科普可以以新鲜的视角关注祖国的山河地理,结合人文情怀讲述蕴藏在华夏大地中的奇观绝景,来唤醒山川地理下的文化自信”。

课堂寻宝,科普启航 —— 探寻地理科普的可行性

在小学教育地理课堂缺失的今天,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方圆地理”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团队奔赴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南京市天正小学、南京市珍珠路社区等多所小学,与小学教师与基层工作人员共同探寻地理科普在小学阶段的可行性。

趣味寻宝,山川科普 —— 打造精品地理课堂

活动开始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开展工作。在老师的指导和多位同学的努力下,这项志愿活动形成一个属于南工测绘“一院一品”的地理科普宣传品牌。

一开始,团队老师联系到了学校兄弟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在工大实小里,大学生老师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地理寻宝课,从同学们的家乡一路走到广西、贵州、江西等地,老师们同学们一同探寻了不同地方的人文风俗和自然美景,同学们嘴里背诵的《祖国多么广大》再次被课堂续写。

图为 《上春山》主题课堂

感知风俗,触摸云彩 —— 设计丰富多彩的互动模式

课堂得到热烈反响后,为了提升课堂质量,丰富品牌内容,打造精品课堂,活动团队根据不同年级同学的知识水平,重新调整课程,利用学校教室不断模拟课堂,依托学院地理学优势,又打造了“云彩科普”、“山川科普”等多种趣味地理课堂。

为了实现课堂的趣味性,让同学们身临其境,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团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互动模式。要介绍离南京一千多公里的广西,同学们没去过,怎么办?那就把广西特色的竹竿舞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参与感受风俗;景德镇陶瓷这么贵,买不起,怎么办?那就买颜料和石膏瓷瓶自己绘制,感受瓷器色彩之美;云朵这么高,根本摸不到,怎么办?那就自己用棉花做一片云。生动有趣的互动模式,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图为 《云朵是天空的画笔》主题课堂

热爱自然,传承文化 —— 让地理科普走进更多地方

通过这次实践,让地理科普深入小学,让“美丽中国”不断传递,同学们也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大学生老师们也实现了自我成长。未来测绘院也将继续打造“方圆地理”的地理课堂走进小学项目,让地理科普走进南京市乃至江苏省更多小学,实现课堂精品化、专业常态化、服务一体化。

图为 团队成员与珍珠路社区的小朋友们的合影

作者: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方圆地理”基层服务践行团陶潇雨、肖瑾柔

摄影: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方圆地理”基层服务践行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普法进社区,法治护繁荣”——“法治未来”社会实践团走进义乌小商品城进行普法宣讲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于7月26日深入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义乌小商品城进行普法宣传,为推动法治的阳光照亮群众心田与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贡献…
倾听历史的回声—明孝陵博物馆之旅
安徽工业大学实践队于七月9日参观明孝陵博物馆,以下为本次参观时的感悟与留影图为实践队于博物馆门口留影明孝陵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一座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
观二七纪念塔,感悟革命先辈热血情怀
观二七纪念塔,感悟革命先辈热血情怀郑州是一座经历过许多革命事件的城市,为了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继承先辈们的精神,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社会实践团于7月4号前往二七纪念馆进行实践活…
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8月9日电: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提供实际支持和建议。我们团队于8月1…
“博爱青春”社会实践心得篇|邱子琪:彩虹桥,与爱同行
参加彩虹桥爱心互助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关爱心智障碍儿童的重要性。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对于心智障碍儿童的了解并不多。然而,当我亲眼看到他们纯真…
苗俗焕彩文旅兴,产业兴旺乡村荣
(图为南山牧场风车观景台下的牛群)(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居民)2024年7月28日(通讯员:段思远)为深入探索城步苗族自治县如何依托独特的苗族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与…
走访乡村,见证振兴的脚步
标题:走访乡村,见证振兴的脚步一、引言在这个暑假,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注,我踏上了前往XX乡的社会实践之旅。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访谈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现状,探寻…
芦苇清风荡,阳澄红旗飘——探寻“江抗”红色记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红色精神是历史的标记,红色文化是历史的精华。1938年4月,在中共中央对新四军“利用复制地形开展游击战”的要求下,以新四军第…
曲园学子赴西部调查:红色文化点缀绿色产业
曲园学子赴西部调研:红色文化点缀绿色产业为深入了解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2024年7月27日(通讯员:段思远)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璞光社区行,青春驻基层”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南西南部城步县城,进行…
穿越“剧”中寻六艺,非遗技艺重现光彩。
为通过调查和分析,探究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价值,以及剧本杀作为创新传播方式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的积极作用,2024年7月22-3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风新韵”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