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正激励着无数人砥砺前行,那就是源自革命战争年代的“小推车精神”。8月2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发展,多元共鉴”新时代党和国家历史成就调研队三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王硕前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革命旧址。旨在通过重温历史,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的奋斗热情与担当精神,反映在伟大革命精神的引导下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变化。
“小推车精神”源自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期间,数百万支前民工手推肩扛,用小推车将数以亿计的粮食、弹药等物资运往前线,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为便于指挥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淮海战役总前委移驻小李家村,李华松的祖父主动将祖屋腾出作为总前委指挥部。资料显示,设在小李家的总前委指挥我军歼敌11.4万余人,俘虏黄维,取得了双堆集歼灭战的伟大胜利。
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华北三大战略区的人民群众共出动民工543万、担架20万副、各种车子88万辆,筹运粮食9.6亿斤,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陈毅元帅也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更凝聚成了一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宝贵精神财富——“小推车精神”。
重温小推车精神,调研队员得到了许多启示。其一,坚定信念跟党走。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官兵战士,不计牺牲不计得失,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二,始终保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如果没有数百万人民群众以生命为代价,用小推车将粮食弹药等物资运往前线,淮海战役的胜利与否尚未可知。所以要始终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路线。其三,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议。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还会持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勇往直前。
“小推车精神”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灯塔。虽然此次调研活动的已经落幕,但小推车精神将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内涵,在淮北大地上绽放出新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