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中国发展,多元共鉴”新时代党和国家历史成就调研队队员王硕以近年来淮北市在生态环境和空气治理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基础,通过走访调研和查阅资料为延申,反映了新时代淮北市的发展变化。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豫、皖三省接壤处。总面积274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18万人。是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煤电基地,现代化工业城市。作为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传统工业城市。建市50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近10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如今,淮北市政府通过多项积极措施,致力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为市民创造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通过查阅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21、2022、2023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轨迹和具体成效。
一、空气质量总体概况
自2021年以来,淮北市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气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淮北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6天,优良率78.4%;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进一步提升至270天,优良率达到74.0%;而到了2023年,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淮北市依然保持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6天,优良率为70.1%。尽管优良天数略有下降,但考虑到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成绩依然值得肯定。
二、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
以PM2.5为例。2021年,淮北市PM2.5年均浓度为49.8微克/立方米;到了2022年,该数值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虽然仍略高于国家二级标准,但已显示出明显的改善趋势;进入2023年,淮北市继续加大治理力度,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至3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8%,显示出更加坚定的治理决心和成效。
同样,其他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要求;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值虽然仍超标,但已呈现出逐步降低的趋势。
三、重点治理措施与成效
涵盖了工业源治理、扬尘管控、移动源治理、清洁能源推广以及科技治污等多个方面。
在工业源治理方面,淮北市积极推进火电、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推动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督促其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并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对“散乱污”企业进行综合整治,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环保水平。
同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治理,开展VOCs源头、过程和末端全流程治理改造提升。
加强企业运行管理,规范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强化有机废气旁路综合整治。
在扬尘管控方面,确保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标准(即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并开展道路扬尘治理。
在移动源治理方面,推广布局新能源车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对移动源排放达标进行全面而严格的监管。
在清洁能源推广方面,着力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例如,推动电力企业实施超净排放改造,发展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锅炉和炉窑等设施,使用清洁能源。
在科技治污方面,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整合环保、公安、住建、城管等多部门视频监控点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集中整合和统一调度,提升科学治污和精准防控能力。
展望未来,淮北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低碳出行方式等环保理念,引导市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6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