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粮食文化,江科大学子贯彻粮安在心中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 作者:许佳磊

南通8月3日电(通讯员 许佳磊)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深刻领悟扎实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24年7月28日至8月2日,江苏科技大学“务犁探花,萤火探兴”社会实践团队在南通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力求重点探寻粮食安全的重要发展之路,以实地调研锻炼自身能力。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也是安定人心的最重要工作。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粮食是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能力去从事其他活动和创造,所以不管在何时,人们都要珍爱生存之本粮食。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一定要重视粮食的生产和储备。所以在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实践团队成员许佳磊在宣讲前对群众进行了关于食品安全了解程度的调查,收集与整理粮食宣传活动的资料。

“目前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对含有添加剂,过了食品保质期及不安全的食品之类的东西。”年轻人刚吃完饭,表示对当前的食品安全还是比较放心的。“对食品管理等方面我可能接触的范围比较有限,对于我个人的采购建议还是尽量选择规范正规的市场超市。”这是在午后随机街坊的一位爷爷,认真思索后给出的回复。

图为实践团成员许佳磊访谈路人。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论坛”上,专家们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谈到食品安全,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食品安全,简单地说,食品安全就是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对食品的最高要求就是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只要群众认识及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更好减少祸从口出的风险。出于对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问题的关心,团队成员在当地某教育机构进行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宣讲活动,希望能够动员到大家参与粮食安全的实践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一凡进行宣讲活动。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在被询问到是否了解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时,小朋友们给的答案五花八门,过期的食物不能吃;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勤洗手;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可以看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例如,关注食品的来源与标签信息,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了解如何正确存储和处理食品。心理学家王芳曾提过,教育和宣传对于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强消费者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7月25日至8月1日,实践团成员王心怡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的南通博物苑,并报名成为一名解说志愿者像来往的游客宣传中国的粮食历史,让大众更加了解中国粮食的文化,以此来传承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使建团成员使用生动的语言和互动方式,调动游客参与感,带领游客理解认识粮食安全,加强人们对粮食安全发展的关注。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心怡在向游客解说。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及社会不安。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超过500,000起涉及问题,产品高达1500吨。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农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当食品来源不明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正所谓“病从口入”,食品安全问题有着如此大的重要性,但却屡禁不止。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不明确不坚定,导致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8月2日实践团成员王小乐观看粮食安全相关的讲座,讲座主要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高质量发展,实践团认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图为队员王小乐观看讲座。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收获颇丰,对于公众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未来,相信在政府,社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会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贯彻粮安在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暑假行——挽民族星光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而在复兴之路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7月20日,实践队员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访百峰村落,见证乡村振兴
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丹阳聚星火,百峰料先行”暑期实践队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丹阳镇百峰村进行走访学习。此次实践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村子带…
安徽学子三下乡:入荷塘人家,展青春材子。
安徽学子三下乡:入荷塘人家,展青春材子。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8日电(通讯员李福林)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让大学生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如何在乡村风土“落地生根”。7月8日,安徽工业大…
走访社区,访谈调查
新时代师范生数字素养与能力是师范生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高等院校对数字素养的研究大多以教师为对象。而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力军,从师范生角度重视提升数字素养,对今后尤其是教育数字化转…
“故里英明探,乡贤事迹访”名人溯源调研--全椒吴敬梓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家乡名人,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故里英明探,乡贤事迹访”名人溯源调研团团队成员于2024年7月25日先后前往全椒县图书馆以及全椒吴敬梓纪念馆,旨在探…
园艺学子探访寻乌调查纪念馆,传承实事求是精神
寻乌,这座位于闽、赣、粤三省交界的小城,因一段光辉的历史而熠熠生辉。7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赴江西省赣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带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深…
网络暴力调研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访谈活动
8月2日,网络暴力调研团成员有幸邀请到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涂俊峰,并就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网络暴力问题,展开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洞见的对话。涂副庭长以其深厚的法学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
青春飞扬,实践奉献
“师学笃行,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队长提前联系好暑期公益课堂,与其负责人安排好活动的环节和内容,实践队员来到青岛市市南区为当地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反网暴、反谣言、反电诈的数字素…
三下乡支教:多元课程点亮乡村教育
2024 年 暑期,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支教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在趣味英语课上,支教老师通过生动有…
寻莒名迹:
【地理与旅游学院】解码地名起源,追溯历史发展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自然环境变迁的见证。为了更好地追寻历史发展,传承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认同,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寻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