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动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深入了解青海历史发展,各民族交融过程,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方民族大学“青”听民声爱国团结实践宣讲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的步伐来到青海省,感受民族交融的传承长久不息,红色精神的火焰长存不灭。
“理论筑基,青年学子启新程”
7月9日,实践团前往青海省博物馆感受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学习党和革命的故事,体悟老一辈革命家的开拓精神、奋斗精神和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图为实践团在青海省博物馆门口合影(实践团供图)
“博学多才,实践团蓄势待发”
7月10日,实践团来到原子城纪念馆,一路从核物理的基本原理看到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历程,逐渐认识到原子城代表的不仅是一项科学成就,更是“两弹一星”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实践团成员们将带着这些收获的知识,运用在之后的实践中,体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实践团在原子城听讲解员讲解(实践团供图)
“思接千载, 点燃信仰明灯”
实践团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西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及烈士陵园的红色旅程。通过馆内3D实景演绎的深情讲述,生动再现了西路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及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那份坚定信仰和崇高理想深深触动人心。
实践团成员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进行参观(实践团供图)
实践团向烈士陵园长眠于此的英烈们默哀致敬,在肃穆的氛围中,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青年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实践团前往历史陵园纪念碑悼念(实践团供图)
“躬行实践,以行践知启新篇”
7月8日下午,实践团踏入西宁市柴达木公园,这座青海首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成为意识具象化的重要载体,让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实践团在柴达木公园石榴籽塑像前合照(实践团供图)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学习和交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道中华”平台,并对当地居民爱国教育的理解程度和需求进行深入的访谈和调查。
实践团成员在柴达木公园进行道中华公众号的宣传(实践团供图)
在调查结果初步显现后,实践团意识到宣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紧跟政治引领,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普及。让每个居民都能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共同铸就民族团结的坚固长城。
实践团成员在柴达木公园进行问卷调查(实践团供图)
“脚踏实地,实践团行稳致远”
7月9日上午,实践宣讲团队深入西宁市彭家寨镇老年养护院,与院内的老人们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黏土游戏互动活动。不同年龄层的心灵通过这次活动紧密相连,用创意与爱心共同编织了一段温馨而难忘的记忆。
实践团成员与养护院老人完成作品后合照(实践团供图)
在实践团结合青海历史与现实,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强调了各民族之间要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后,实践团队高唱《爱我中华》,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老人们也随着爱国歌声轻轻摇摆,感受着青年一代的热情与活力。
实践团与养护院老人们在作品完成后集体合照(实践团供图)
“风雨兼程,共话民族情长”
7月10日,实践团满载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与对各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走进了海晏县西海镇城东社区,以生动的语言与鲜活的案例结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爱国教育宣讲,加深了社区居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团成员在城东社区进行红色教育宣讲(实践团供图)
实践团在“石榴籽”盖章和暖场游戏环节中加深了各居民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更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共绘民族团结石榴籽画卷后宣讲团成员们进行脱稿朗诵:号召青年群体继续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城东社区居民在进行石榴籽游戏环节(实践团供图)
活动在宣讲团成员和全体居民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的嘹亮歌声中达到高潮。大家手挽手,心连心,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城东社区居民在活动中鼓掌(实践团供图)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踏入了“三下乡”的广阔天地,走过了许多意义非凡的地方。实践的旅程,是心灵的洗礼,是精神的升华。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挺膺担当,砥砺前行,积极投身于实践中去,以红色为魂、以实践为翼,将青春的活力挥洒在人民国家事业中,将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做一粒好种子,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4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