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传承文化瑰宝,展现历史风采
(通讯员 张永顺)7月19日,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志愿者来到淮北市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与实践。
淮北市博物馆(又称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博物馆路1号,是一座集文化、历史、艺术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考古价值,同时也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俯瞰淮北市博物馆,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船,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的。“船代表着淮北的运河文化!”胡均介绍。淮北博物馆的大门呈拱形,它如同矿井下的巷道,门框上方,是一道道横梁,仿佛深藏于地下的煤层。“这代表着淮北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生的城市。”胡均说,把隋唐运河文化同煤炭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便有了如今的淮北市博物馆。换角度而言,它也预示着淮北这座城市如同一艘迎风破浪的航船,驶向希望
走进博物馆中,随着视线的转移。具有一座文化历史韵味的浮雕映入眼帘,青铜色的浮雕给人一种厚重的庄严感。从雕刻的痕迹中宛如一座青铜器,诉说着历史的风采。
在展厅中收藏了新石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物,看着每一件展品,就好像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由最开始的陶器一点一点的演化,好似历史在我们面前再次上演一般。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宋国曾迁都相城,秦泗水郡与西汉沛郡的治所、东汉沛国国都均设于相城。淮北市博物馆收藏了新石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出土文物,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相城作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有过的辉煌。其中通过文物的展示,雕刻,绘画,蜡像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古时繁荣盛景。通过各种方式,也让我们体会了古时候人们的文化与智慧。
其中,淮北市博物馆的隋唐大运河遗址是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为研究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历史视角。展览厅通过52米长的东阳木雕壁画再现了运河开凿、巡游、漕运和码头繁忙的场景。同时,馆内展出了大量从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如瓷器、陶器、铁器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作为重要交通线的作用,还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交融。通过这次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唐宋时期陶瓷业的繁荣与多样性。
隋唐大运河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也进一步证实了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文物局称此次考古成果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突破。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同时也为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遗址的发掘和展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隋唐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认识,还促进了对中国古代运河历史的研究和教育。
淮北市博物馆不仅是淮北乃至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展览平台,其丰富的藏品和多样化的展览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隋唐大运河文化的重要基地。这里不仅保存和展示了隋唐时期的诸多珍贵文物,还通过各种展览和活动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平台。也通过这些珍贵的遗址和文物,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认识到文化的魅力,以历史见证未来,文化的传承应该扎根在我们每一中国人的心中,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共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4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