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冲乎尔村的全面发展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4年7月14日,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在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谱写语言交流新篇章,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广普通话活动。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他们怀揣着对推广普通话的热情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深入这片广袤的土地,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盛宴。
7 月的冲乎尔村,阳光炽热,却挡不住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脚步。他们一路奔波,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料和满腔的热忱,踏上了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
初到冲乎尔村,队员们便被这里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然而,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们也深切感受到了语言沟通上的障碍。部分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和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语言环境和需求,志愿服务队迅速展开了调研工作。
队员们分组深入村民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旅游经营等方面对于普通话的应用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他们发现,由于地处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村民尤其是年长的一辈,普通话的听说能力较弱。而对于年轻一代,虽然在学校接受了一定的普通话教育,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发音不准确、表达不流畅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志愿服务队制定了详细的推普计划。他们首先在村里的文化广场搭建起了临时的教学点,每天定时为村民们授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发音技巧、日常用语、商务交流用语等。为了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队员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歌曲传唱等。
在课堂上,队员们耐心地为村民们纠正发音,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村民们也学得格外认真,他们专注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一位年逾六旬的哈萨克族大叔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出去打工,因为普通话不好,吃了不少亏。现在你们来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和更多的人交流。”
除了集中授课,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队员们走进村民家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需求的村民,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对于孩子们,他们辅导功课,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年轻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帮助他们用普通话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对于老年人,他们则侧重于日常生活用语的教学,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与外界沟通。
为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志愿服务队还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他们举办了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鼓励村民们用普通话展示自己的风采。在这些活动中,村民们不仅提高了普通话水平,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志愿服务队还在村里的宣传栏张贴了推广普通话的海报和标语,通过广播播放普通话的学习资料,让普通话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庄。
在推普的过程中,志愿服务队也注重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他们邀请了村里的民间艺人,用普通话讲述哈萨克族的传统故事和传说,让村民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能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此外,队员们还与村民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哈萨克族舞蹈,共同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冲乎尔村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加自信地与外界交流。村里的孩子们也更加热爱学习,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一位年轻的村民兴奋地说:“现在我们能用普通话和游客交流,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感谢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让我们看到了语言的力量。”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红脉师承,国语有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这次活动,不仅为冲乎尔村带来了语言的变革,更在村民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冲乎尔村的村民们将凭借着流利的普通话,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志愿服务队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在新疆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冲乎尔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们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继续前行,在推广普通话的道路上,为更多的乡村带来希望和改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