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电(通讯员 吴悠然)为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相关精神。2024年7月3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咸宁分队18名同学前往咸宁市通山县进行学习有关非遗手艺通山木雕的相关知识。我相信通过此次的实践学习能够让我们对木雕的了解更加深入,同时将这门非遗手艺宣扬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精美的工艺。守护非遗之根,青年当需倾力而为。
7月30日清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便起身前往咸宁市通山县城郊的木雕传承实践基地,基地负责人成希老师接待了我们,并介绍基地内的木雕作品。当进入基地,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的木雕成品,有雕饰门楣古朴而典雅,有家具木饰精巧美观,还有一些小巧的工艺品个个活灵活现、形态逼真。
(图为成希老师介绍木雕成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木雕基地内的精美工艺品。中国青年网 吴悠然 摄)
成希老师在介绍完木雕基地的成品后,开始向我们讲解一些木雕技法和操作方法。他自信而熟练地为我们讲解握刻刀的方法,雕刻方向以及雕刻步骤。他从容地拿起刻刀向我们展示如何雕刻目雕已经如何雕好木雕。他拿起刻刀和原木,开始边讲解边示范。每一刀落下,都显得那么精准而有力,却又不失细腻与温柔。他讲述着如何观察木材的纹理,如何根据木质的特性来设计雕刻的图案;他强调着耐心与专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真正沉浸其中,才能感受到木头在指尖下逐渐成形的喜悦。
(图为成希老师讲解雕刻技法。中国青年网 吴悠然 摄)
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们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仿佛也被这股专注与热爱的力量所感染,纷纷拿起手中的工具,开始在原木上小心翼翼地刻画起来。整个工作室里,只听得见刻刀与木头接触时发出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出的老师耐心的指导声。
(图为队员们动手雕刻。中国青年网 吴悠然 摄)
最后,成希老师带领我们参观雕刻机房,在机器的运作下,原木逐渐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它们有的线条流畅,宛如自然生长的枝叶;有的形态各异,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木雕的艺术魅力,更融入了现代科技的精髓,展现了木雕艺术的无限可能。
(图为成希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机械雕刻 。中国青年网 吴悠然摄)
夏日炎炎,手工艺人们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室中,他们雕刻着栩栩如生的木雕,这些看似简单的工艺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非遗文化中的技艺与智慧代代相传,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焕发新的生机。弘扬传统文化,守护非遗之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