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志愿行,教育扶贫路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蓓蕾志愿服务队

7月7日,蓓蕾志愿服务队启动了一场为期21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为大冶市金牛镇西街社区。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提升志愿者自身能力,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活动开展前期,蓓蕾志愿服务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培训,确保每位志愿者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随后,志愿者们分成多个小队,奔赴不同点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在大冶市金牛镇西街社区,志愿者们针对当地学生的年龄段和家长需求,主要开展了暑假作业辅导、常识科普、娱乐活动课以及一系列特色课程。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尤为引人注目,志愿者们以戏剧脸谱为主题,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图为志愿者在为同学们辅导作业。祁帆 摄

在教学活动中,志愿者们巧妙地运用视频和图片资料,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戏剧脸谱的兴趣。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戏剧的历史、种类以及脸谱的基本知识,对不同颜色和图案在脸谱中的象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随后,志愿者们分发空白脸谱模板和绘画材料,指导孩子们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创意脸谱。

课堂上,志愿者们的提问和引导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亲手绘制脸谱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自豪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志愿者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美好时刻。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宝贵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活动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梦想。

支教志愿者在活动中也收获了成长,教学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为当地学校带来了图书、教学器材等资源,改善了教学条件,与当地学生和社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此外,此次活动还引起了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广泛关注,有望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

图为小朋友们与自己创意脸谱的合影。祁帆 摄

然而,本次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仍需反思。短期支教如何确保教学成果的持续性,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实际情况,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以及志愿者的心理准备和活动安全等,都是未来活动需要关注和改进的方向。通过总结和反思,蓓蕾志愿服务队将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以期在未来的三下乡实践中,为农村教育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为期21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蓓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不仅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希望,更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蜕变。此次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实践锻炼,显著提升了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更加自信和坚强的个体。

面对农村教育的挑战和孩子们的多样化需求,志愿者们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特别是在关注孩子们的教育和未来方面。他们深刻体会到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积极投身社会,贡献力量。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公民意识教育,让志愿者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在文化交流方面,志愿者们体验到了农村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他们参与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深刻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生活体验上,志愿者们通过简朴的乡村生活,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增强了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能力。与队友共同生活和工作,他们更加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图为同学们在认真上课。祁帆 摄

志愿者们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三下乡活动让他们深刻思考个人的价值,认识到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不仅为志愿者们带来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心灵的成长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

展望未来,志愿者们表示,希望能够将此次活动的宝贵经验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它不仅对志愿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振兴和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0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陈万宝庄园非遗调研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参观神仙桥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青羊非遗青年行,非遗宣传在践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最美神仙桥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木雕,传承非遗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庄园,探索谜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除小广告,共筑美好家园

2025年1月26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消防实践深入基层,安全理念扎根人心

为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对火灾危害的认知,传授预防火灾、火灾应对及逃生技能,排查社区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普及劳动法,开展课后辅导显担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与帮助,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

文明摆放车辆,便利社区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

防诈骗之光:冬雪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社区的街道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诈骗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最新发布

青春挺膺,铭记历史的爱国教育之旅
在清爽的初夏,我们一行人带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期待,赴南京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此次活动是由安徽工业大学和平之光南京爱国教育实践团组织,目的是让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千年古刹,佑民之心
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佑民寺调研学习。在南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佑民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东湖之畔,与八一公园隔湖相望,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与沧桑。今日,…
“劳育”之寓教于劳,自立自强—初学技能,擦桌叠衣
为了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实践团开设了劳动教育课,教孩子们一些有用的劳动技能。主讲老师冯朝阳认真备课,助讲老师虞丽媛和赵子晗积极帮助并认真记录。第一节课讲的是…
秋水长歌,南昌夜未央
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秋水广场调研学习。在南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有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胜地——秋水广场。每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感慨与赞美,仿佛置身于一…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遇难同胞,牢记历史使命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遇难同胞,牢记历史使命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24日电(通讯员韩大山)牢记初心,勿忘使命。为更多了解红色文化,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
关爱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曲园学子温暖行动正在进行时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个特殊的群体——城市隐性留守儿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们虽身处城市,却因父母工作繁忙而长期处于“隐形”状态,缺乏足够的关爱与陪伴。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为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日…
关注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用爱点亮成长之路
提起“留守儿童”,大家的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家长因为外出打工,不得已把孩子留守在老家农村,但现在,城市中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悄然增加,这些孩子又被称为城市隐性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一样,他们…
“童心相伴 夕阳同辉”赴同大镇“一老一小“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手工艺活动
2024年7月25日上午9点,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童心相伴夕阳同辉”教育关爱服务团联合同大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同大镇魏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同举办了“守护童心一同长大”主题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
鄂州雕花剪纸:艺术与传承的心灵之旅
为响应国家号召,重拾文化自信,7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非遗传承队——“拾遗”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湖北剪纸雕花的发扬地鄂州,学习雕花技艺,传承非遇文化,倾听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发扬匠心精神。在…
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访谈村支书
乡村振兴的领路人——访谈村支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懈奋斗的村支书,他的智慧和努力正引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