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留守儿童”,大家的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家长因为外出打工,不得已把孩子留守在老家农村,但现在,城市中的“留守儿童”数量也在悄然增加,这些孩子又被称为城市隐性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一样,他们很少有机会和父母在一起,同样缺少陪伴和关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隐性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是指那些居住在城市环境中,由于父母因职业活动频繁而无法提供充分的家庭照料和情感支持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群体。
2024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青衿致远队带着深切的关爱和责任心,深入社区和学校,开展一系列关爱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曲阜师范大学青衿致远队走进社区,开展一系列关爱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活动。实践队员在社区儿童活动中心陪伴孩子们一起阅读有趣的书籍,分享故事中的奇妙世界。还会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如折纸、绘画等,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实践队员开展了“学习一对多”活动。一个实践队员帮助多个孩子,为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曲阜师范大学青衿致远队还举办了“心灵港湾”心理疏导活动。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烦恼和压力,让孩子们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实践队员在进入社区之后,也开始进行广泛的调研活动。实践队员采用线下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采访交流,询问他们身边是否有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存在并询问他们对此的看法。通过实践队员的调研可以了解到,在城市“隐性留守儿童”之中,有些人被隔代抚养,主要由祖辈照看长大;有些人被替代抚养,由保姆照管、在学校寄宿或被“托付”给电子产品;还有些人的父母虽然就在身旁却缺席他们的成长,未能给到他们真实的陪伴与关爱。而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皆为家庭养育主体性缺失的表现。部分父母并非刻意为之,隔代抚养或替代抚养是那时他们心中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选择。只是当父母们察觉到此类养育方式的弊病,再想进入孩子的世界时,孩子们的心门已然紧闭。长期的主体缺位之下,这些孩子由于欠缺必要的支持而更容易陷入学业挫败等负性情绪。因为长期的情感匮乏,他们不仅难以建构亲密关系,更容易出现社会适应障碍,一些孩子甚至因此陷入严重的心理危机。通过广泛的线下实地调研采访,实践队员对城市隐性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社会认知度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为后期开展各种活动积累了经验。
童年是人的心灵故乡,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实践队员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帮助城市隐性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社会实践队希望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城市隐性留守儿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关注“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帮助他们在爱和希望下茁壮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