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南7月17号电(通讯员 赵淑涵)生态文明的保护和修复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关系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更关系着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为调查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万平口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了解大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进一步提升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实践队于7月11日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万平口风景区进行暑假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游客、商户们交谈,了解了万平口风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与垃圾分类建设等,探究了当前万平口环境保护措施上的不足,寻求发展之道。
实干出真知,寻访海滩晓概况。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在正式开展调查前,实践队员计划先在海滩进行实地调查,见微而知著。在万平口的调查中,为了对万平口的生态环境以及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有更进一步了解,实践队员行走在海边的沙滩上、行走在树林边的道路上,秉持吃苦耐劳,决定就沙滩上是否有垃圾,垃圾的具体种类有哪些展开初步的调查。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充分发挥了仔细谨慎的作风,不怕脏不为难,仔细搜寻,不留下任何漏网之鱼。在搜寻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了诸如燃尽的烟头,揉皱的卫生纸,喝空的矿泉水瓶以及橡胶玩具等垃圾。初步判断这些垃圾是因为旅客们在海滩边游览时遗失或随手扔下的,但总体垃圾数量不多。实践队员携带着捡拾的垃圾到达景区内的垃圾桶处,景区垃圾桶干净整洁,分布间隔适中,可以确保游客想要扔垃圾时能够找到,减少海滩垃圾的产生。
图为实践队员在海边清理垃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淑涵 供图
实干出真知,景区商铺有话说。
“探索莫嫌屡尝试,路径力求全穷尽。”为了调查结果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实践队员选择在景区门口与景区内部游客较多的地方寻找路边店铺的老板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一家小商店的店主张女士在访谈中表示,她在附近开店已经有几年了,最近一两年间能明显看出周围的环境较前些年改善了很多。她提到,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小商店店主,但是也能看出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最明显就体现在周边的海水不会再像前些年一样,经常出现污染。在平时的生意中,她也努力做到垃圾分类,对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进行分类收集,以便于后续回收利用,这样的习惯也帮助她在平时积累下来了一些零花,不仅对环境有益,自己也能从中收获。一旁的店主王先生也表示,他非常认可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推行减少了万平口景区内的垃圾数量,减少了垃圾堆积带来的异味和环境污染。游客们也更加注意环境卫生,不再随意丢弃垃圾,景区里的垃圾也被及时清理,使周边环境变得更加整洁,不同类型的垃圾也得以被有效回收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景区商户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淑涵 供图
实干出真知,听听游客们的声音。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实践队员调查的另一个目标人群是万平口景区内的游客。正值暑假旅游高峰期,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面对实践队员的提问邀请,他们也落落大方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位游客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她说,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所有人健康和未来都依赖于地球的环境和资源。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她的同伴也积极提出建议,表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和电力,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参加环保活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环保组织和活动,倡导环保意识和行为。采访的另一位当地居民表达了他眼中垃圾分类带来的影响,他说,垃圾分类的实施使得万平口周边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洁、有序,同时,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垃圾分类也提升了自身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希望垃圾分类能够继续在万平口周边推行,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
图为实践队员与游客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淑涵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考证与和当地的商户、游客和居民进行交流,完善了自己对垃圾分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对当地垃圾分类情况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同时,在走访调查期间,反复提及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也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中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游客与店家中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身为当代大学生,实践队员将继续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努力宣传,号召周围的人一起行动,继续宣传倡导垃圾分类,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地球的未来做出努力,共同守护美丽地球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6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