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乡村,共筑绿色水环境防线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守一湾碧水,护一

深入乡村,共筑绿色水环境防线

(通讯员 孔凡宇)在 2024 年的这个热烈之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环境保护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环保意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守一湾碧水,护一河清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踏上了旅程,围绕污水处理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于乡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行动中,为乡村的绿色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为团队在学校门口合影 晏嘉欣摄

据悉,7月1日至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守一湾碧水,护一河清波”实践队携手再出发,分别去到了湖北省十堰市营子村和丹江口市狮子岩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7名实践团成员分工合作分别进行垃圾拾取、采访书记、生态调研以及实地研究等活动,助力乡村绿色发展建设。

星星之火询水况,问卷调研需查清

图为营子村顾教虎书记为实践团成员讲解介绍 孔凡宇摄

调查初期,实践团成员通过电话以及网络查询了解到坐落于车城十堰的营子村和水都丹江口市的狮子岩村都有着丰富的便民设施,其中包括废水降磷的便民洗衣房、对家畜排泄物进行集中处理的集中圈舍以及将废水循环处理后灌溉庄稼的人工湿地;同时,实践团成员也通过了网上调查问卷方式对市民们对于十堰市污水处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得出大部分的市民对于十堰市的污水处理有着一定的了解,其中包括对污水处理的基本流程以及污水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市民们均表示对于十堰市的污水治理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便民洗衣房:创新与环保同行

图为狮子岩村姚主任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便民洗衣房 晏嘉欣摄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了狮子岩村的便民洗衣房,对其基础设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这里的洗衣房采用了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生活废水经过收集后,使用脱磷剂进行处理,再经沉淀池排入人工湿地,通过 AO 处理工艺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成员们认真观察每一个处理环节,村民们集中在便民洗衣房清洗衣物,团队成员们手持笔记本,怀着诚挚与期待,走进了村子的大街小巷。实践团成员礼貌地说明来意,与老人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着老人讲述村里污水情况的变化,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重要的信息。

在村子的广场上,部分实践团成员正与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引导着村民们分享自己对于污水治理的看法和建议。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融洽,成员专注地倾听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村民话语的尊重和关注。另一部分实践团成员在田间地头,找到了劳作归来的村民。他们站在田埂边,边询问边点头,与村民共同探讨着污水治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整个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耐心,了解这一创新举措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对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姚主任在参观途中提到狮子岩村目前进行的便是“二黑三灰”的治理,也就是对当地进行五水共治,其中厕所、粪便的废水便是黑水,农户的洗澡水、淘菜水、还有洗衣服的水叫做灰水,这些便是要治理的内容,狮子岩村也对此进行了基础设施的修建。一位实践团成员表示:“这种将生活需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灌溉新途径:废水的绿色再利用

图为姚主任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晏嘉欣摄

为更深层次的了解狮子岩村的污水处理情况,实践团成员在姚主任的带领下去往新庙河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在姚主任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狮子岩村采取的形式是污水大集中进管网,最后集中用污水处理四件套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废水并非直接排放,而是全部建有储水罐,储水罐里面是净水反过来巧妙地用于灌溉。实践团成员亲自参与了用处理好的废水进行灌溉的工作,在主任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分别在处理开始区域与完成区域进行了采样,更加直观的看到了处理前后的变化,见证了废水从“污染源”到“资源”的转变。在灌溉现场,成员们帮助村民铺设管道、控制水流,同时向村民普及废水再利用的知识和好处。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消耗,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乡村的绿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营子村的污水治理:全覆盖的守护

图为顾教虎书记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该村生活污水处理信息 晏嘉欣摄

在营子村,实践团成员的目光聚焦在了全覆盖的污水处理站上。通过顾书记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们得知营子村通过污水管网集中收集污水后,采用“AO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工艺进行处理。这一工艺包括厌氧、好氧、沉淀等多个环节,通过生物降解、污泥沉降、氧化消毒等过程,使污水达到省农村生活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在深入了解了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机制和处理效果后,积极参与到河道垃圾的拾取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保持河道的干净整洁。实践团成员沿着河道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的垃圾。他们手持垃圾袋和工具,弯腰、捡拾、装袋,动作熟练而认真。经过一番努力,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在拾取工作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了桥两边的流速差距,询问顾书记原因,书记解释道,河流一边通过洞口集中排放,导致两遍流速不同,一边静谧一边汹涌。

此外,实践团还对营子村的书记进行了采访。书记详细介绍了村里在污水处理和生态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的规划。书记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营子村,让村民们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实践感悟,共绘未来蓝图

通过这次“守一湾碧水,护一河清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现状和挑战,还亲身体验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辛。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带回校园,积极传播环保理念,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十堰市营子村及丹江口市狮子岩村的环保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全民健身引领乡村振兴,携手共绘石家河发展新蓝图
(通讯员姜怡芳)在乡村振兴的浩荡春风中,全民健身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动力。7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能追梦服务队石家河小分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携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深入…
西南石油大学:追溯红色印记,延续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携手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体育赋能志愿服务队探秘古遗址
(通讯员姜怡芳)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2024年7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能追梦志愿服务队石家河小分队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代表团(简称“农发行”)…
筑梦未来-探索川内发展脉络,寻求青年兴趣新起点
筑梦未来-探索川内发展脉络,寻求青年兴趣新起点今年3月,团中央基层建设部发布《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此后,各地团组织不断发力。优质的课程内容、专业的师资力量、实惠的价格吸引了不少青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赴荆门市钟祥市博物馆开展“聚瑞生辉,历史低语”主题活动
在湖北省钟祥市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殿堂——钟祥市博物馆。它始建于1979年,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佑宫而建,不仅是一座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保护…
红旗渠赞歌:汗水铸就的奇迹与坚韧之魂
在阳光斑驳的午后,我沉浸于《红旗渠故事》的讲述中,每一个细节都如同亲历其境。队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她描绘着那些林县汉子,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汗水沿着额头滑落,滴落在坚硬的岩石上,瞬间蒸发。他们…
岁月之歌:红旗渠女杰的坚韧与梦想
阳光温柔地洒进颐天年养老院的庭院,金色的光辉中,一位83岁的老奶奶静静地坐在凳子上。她身着一袭碎花长裙,裙摆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还带着春日的芬芳。指尖上,豆蔻色的指甲油在阳光下微微闪烁,与她发…
湘潭大学“芙蓉学子”:针针含心血,线线传真情
湘潭大学“芙蓉学子”:针针含心血,线线传真情(指导老师:夏小霞)(通讯员:王哲睿赵宇萱吴雨萌)“玉女飞针巧引线,乾坤绣在方寸间。”7月27日,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继续深入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泸…
燃漆艺之光——打造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青年网长春7月22日电(通讯员李文乐)“似山峦似星云似草甸”,“漆韵苍古气象新”。漆艺是中国古老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前。它的制作不仅展示了精湛的工艺技术,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趣…
扬丹漆文化——开展漆扇进校园活动
漆染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为弘扬丹漆文化,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近日,曲阜师范大学“丹漆随梦·乐道拾遗”实践队立足于大漆工艺,开展了漆扇进校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