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理学子三下乡:深入大屋龙头企业 助推产业乡村振兴
前言
7月16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来复乡音”志愿服务队来到四川省高县来复镇大屋村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在公司副总经理张炀女士和经理胡小鸿先生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紧扣产业致富的实践主题,从集团发展、社会责任、茶文化三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充分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在早白尖集团前合影黄一航 摄
对话企业,了解发展历程
据张经理介绍,早白尖集团是以2011年入驻来复镇(原大窝镇)建设大雁岭基地为契机,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省级重点项目“高县大雁岭田(茶)园综合体”为抓手,实施“两手抓”方针的综合发展集团。集团开辟了“一手抓茶叶种植、生产、销售,一手抓‘茶旅融合’”的新型营销模式,拥有良好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早白尖集团现拥有“大雁岭”“乌蒙山”和“七仙湖”三大生态茶园基地,总面积5万亩、辐射10万亩,年生产茶叶能力3500余吨,跻身中国茶叶行业十强。
图为团队成员与经理胡小鸿交流汤卓 摄
经充分交流,团队成员们了解到早白尖集团在夯实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并应用智能采茶机器人,从而实现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品质的精准采摘;引进并升级先进茶叶处理设备,实现茶叶加工自动化和高质量生产。党建引领开新篇,结合市场需求,早白尖集团落实独具特色的“11414”工作机制,即“一个中心、一种精神、四类先锋、一个基金、四共机制”,让早白尖集团的有机茶叶销售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地区,出口俄罗斯、波兰等国家,获得了“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四川名茶”和“四川名牌产品”等奖项和称号。
图为团队成员路照汤卓 摄
深度调研,探索社会价值
早白尖集团秉承“自主创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服务三农”的发展理念,自主创新了“产业扶贫、众创扶贫、基金扶贫、自助餐扶贫”四大扶贫机制,联结2.32万户农户,带动贫困户1241户,直接帮扶了9个村608个贫困户。茶香四溢,一片片精选的茶叶,让高县人民越过温饱摘帽脱贫,托举起乡村振兴的殷切希望。也正是这一片片茶叶,让产业兴旺、生态向好、人民富裕,紧跟精准扶贫政策导向的如磐初心,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提及早白尖集团对周边村落的影响,张经理骄傲地告诉团队成员们:“大雁岭茶业基地落座大屋村20年,直接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农户们从当年年收入两千余元到如今可达两至三万元。”
图为团队成员与副总经理张炀交流黄一航 摄
早白尖集团参与打造的AAAA景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惠及每一位乡村百姓。近几年来,大屋村在早白尖集团的大力扶持下,村民们纷纷修建起了错落有致的民宿农庄,当地百姓和村集体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产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宏伟目标,乡村振兴日益呈现新图景。回首往时千载路,杯盏沉浮载誉来。大屋村在茶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等荣誉称号,开枝拓叶,一展茶业宏图。
体验茶艺,品味早茶文化
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流淌在中华民族体内悠久而浓郁的血液。茶香氤氲的雾气之中,温杯烫盏,满室生香。在交流过程中,茶艺师向团队成员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茶艺表演——选茗、蓄水、置具、烹煮和品茗,每一步都彰显着东方人的极致浪漫。
深谙茶文化的无限魅力,团队成员跟随茶艺师体验了泡茶的过程,感受茶道蕴含的宁静与平和。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既承载了古老的仪式感,融合各家优秀思想,又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茶道的精神也将引领团队成员走进心灵深处,共感茶道美学中的春华秋实,共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图为团队向集团成员学习茶艺刘彩云 摄
结语
乡村振兴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世世代代的百姓与土地的情感纽带,是年轮上烙印出的丝丝片片、圈圈点点。早白尖集团充分发挥高水平管理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锚定自主创新核心点,聚焦薄弱环节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扎实走出一条企业和乡村共同发展、共同治理、共同致富之路。新长征路上,企业应积极发挥产业带动性,用一张张经济、高效、科学的路网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推动并见证每一个乡村的进步,为每一位赶路人的梦想忠诚守望。
文案:容宇轩、李佳睿、李双锣、汤卓
图片:刘彩云、黄一航、汤卓
审核:方舒雅、宗增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