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宝珠 徐凡)为深入践行“双碳”战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月20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偕行筑梦团宜昌点军队(以下简称“点军队”)赴宜昌市葛洲坝公园、灯塔广场和求索广场三处开展实地调研,在实践中了解宜昌市城市生态与文化建设背后的故事,探寻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之道。
伴随着晨间微凉的小雨,队员们来到江水之畔——绿意葱茏的葛洲坝公园。葛洲坝公园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为背景,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在树林深处的公共器械区,繁花盛放的滨江步道,人们三五成群,共同享受轻松的休闲时光。通过采访在公园散步的老人,队员们了解到,公园内的环境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新建了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便利。
团队成员葛洲坝公园合照
队员们顺着公园的旋转台阶拾级而上,近距离参观葛洲坝的宏伟壮阔。葛洲坝是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具有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综合效益。葛洲坝采用水力发电,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更加绿色、清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碳排放,它的船闸航运功能也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长江生态修复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宜昌市的特殊名片,促进了当地文旅业的发展。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来到滨江公园灯塔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江面上停泊着的轮船尽显“长江人家”的人文气息,广场上矗立着的灯塔诉说着长江沿线的变迁与故事。据悉,灯塔广场原为磨盘港砂石码头,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该码头被化工企业紧紧包围,对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宜昌市开始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治理,通过长江“十年禁渔”、沿岸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实现了从生产岸线到生态岸线的华丽蜕变。
如今,灯塔广场已成为宜昌市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兼具雷达站与景观功能的白色灯塔,在生态治理中被淘汰的化工装置,用6000个废旧矿泉水瓶搭建而成的“水塔”,由城市建筑废弃管道制作的“艺术隧道”,由长江漂浮物等加工制作的“铁船”……一件件艺术作品生动地呈现了宜昌市在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中的奋斗篇章。
生态修复后的长江岸线
求索广场位于宜昌市伍家岗区柏临河路以北,在宜昌规划展览馆与宜昌博物馆的簇拥下显得格外热闹。“共建无废公园,共享绿色生活”,求索广场上的展览牌首先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队员们从展览牌中了解到,求索广场是伍家岗区创建的第一个“无废公园”,通过园林垃圾的循环利用,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无废公园”的创建,促进了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让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美好。除了“无废公园”这一特色,求索广场还将水系元素与生态建设融为一体。流水从北而南,弯弯曲曲地纵贯整个广场,时而为河,时而成塘,部分地段还入地成暗河。广场建设借鉴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用雨水收集循环系统,道路采用透水铺装,建成“会喝水的路”。
求索,求其源,索其本也。求索广场的建设,深刻映照了“求索”的寓意。宜昌市在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建设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创新的思维和不懈的追求,为推动“双碳”战略的实施贡献城市智慧。
团队成员采访路人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点军队队员们领略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风景魅力,在调研过程中深入探究宜昌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智慧,希望在未来的实践中讲好“双碳”路上的城市故事。
图片来源:偕行筑梦团宜昌点军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