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千万工程”森澜突击队|心中的红色旅程与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森澜突击队

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三下乡之行已悄然结束,明天我们将乘车返回学校,离开美丽的乾塘镇,暂时告别这里的一切善与美,重新回到我们正常的生活轨迹中。心中纵使藏有万般不舍,我们依然要带着这份美好,载着我们满满的收获,继续前行,向着理想与未来进发。

接下来还是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吧。首先,作为红色文化调研组的成员,我通过这段时间多种方式并用地进行调研,不仅深入了解了坡头区一带的红色人物以及红色故事,甚至对附近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雷州府文化和高州府文化等都有一定了解,这是知识上的收获。同时,我还了解到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村民们的熟知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除一些学生外,都基本知道一些红色文化,如能说出一两个人物以及事迹等,但也依然存在了解不深入,只是简单知道,以及传承工作不到位,学生们不了解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这启示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并非易事,这当中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而且这项工作还是十分重要的,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会上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也期待着今后能有机会继续为这项伟大的事业做贡献。

其次就是向学生展示我们的成果——普及坡头区红色文化知识,在充当小老师的这段时间里,面对那些从未接触党史,对这些红色故事也一知半解的小学生,我尽力使我的课稍显生动有趣,令我欣慰的是,他们竟还真的将这些人物的姓名和事迹,还有一些纪念地给记下了。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平常下课我还带着他们玩游戏,因此也和这群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到放学时,家长们早已等在教室门外,他们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时,首先问的便是今日所学,在听完孩子的讲述后,他们往往对我们的工作报以肯定,到结课时更是好评如潮。由此,可以看到如今的乡村人民最上心的其实就是教育问题,设施的建设,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投入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都是今后乡村发展的重点方向。

看着眼前孩子们之间的嬉戏,听着队友们之间的交谈,远处村民们也在招手,跟我们打招呼……这对于长期禁闭在自己宁静的世界里,沉浸在自己规律的生活节奏中我来说,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以往总认为热闹会扰乱人的思维,使人的内心无法平静,无法专心做事,企图用理性和如康德般极致的规律生活来学习知识,找寻人生的意义。殊不知,人终其一生无法戒除的,无法逃脱的,同时也是最美好的最难得的事物,就是我们自身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美好便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三下乡的这段时间,我总是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多去感受,看看通过我们的官能能得到什么单靠理性所无法得到的东西。而结果说明我是对的,这里没有车水马龙般的城市所拥有的繁华的那种热闹,购物中心以及著名景点那样的人山人海,我感受到了难得的,也是相对的宁静,但这里并不是死一般的沉寂,另外一种热闹,也是这里独有的热闹,来自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靠近,闲暇时我们的聊天,直接通过声波传递,再结合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能直接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充实与快乐,我们之间也在短时间内从陌生到熟悉,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建立起深厚的友情,这就是说出来的与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之间的差异。两种方式都可以将我们的思想表达出来,但比起冰冷的文字,这种热闹一点的方式,更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次便是对美的思考,通过这段时间我自己的感受,我更愿意相信美是一种源于我们内心的体验,以往之所以难以感受美好,是因为我们在看到美的事物时,只是眼睛被迫地看到了,内心其实被其他繁杂的事情所占据。而这段时间,除去调研和讲课的时间,我几乎都是抱着放松心情的目的来体验的,因而当我看到支教组的队友以及小孩子们的跳舞表演时,我心无杂念,仔细体会,便能轻易地领略到舞蹈的优美,当我看到海边的景色,以及其他一些事物时,情况也是一样。这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感性和理性需要调和,兼而有之,用心去生活,用心去体验,多去尝试面对面的交流,也许你会得到更多。人生苦短,留意当下的,每时每刻的美好即可得到快乐,即便是短暂的,也能作为慰藉吧。

如果说以上是我个人感受的归纳。最后,还要提一提外出调研时,与我们进行交流的陈通老师的建议带给我的对今后乡村发展的思考。他的建议是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既能传播红色文化,又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做保障,发展教育、文化等事业才更有底气。而现今乡村的问题,并不是先搞哪个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各个方面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的问题。国家对这项工作是十分重视的,提出了城乡均衡发展的战略。也只有国家政策支持,乡村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自身的特色,才能改变现状。乾塘镇这边既拥有美丽的海景,又有许多的红色文化遗址,如南寨革命史馆,抗法五烈士墓等,正好可以结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消费,走出自己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我想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尽我们所能,奔走呼吁也好,亲力亲为也罢,总归要做一点贡献。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三下乡就这样圆满收官了,十几天下来感想颇多,谨以此篇,记录我这半个月以来所有的,对人生、对乡村振兴,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8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七天

2022年7月7日上午,我们一路8人参观了埠落村,在村中我们广泛收集村中丰富的村俗资料,并与埠落村前村支书记高书记展开了亲切而又有趣的交流,通过积极的准备,我收集了群里面的有关村俗的……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六天

2022年7月12日上午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前去了解了埠落村的文明发展历史,通过了解我们认识到埠落村的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先创建一个文明村进而建立一个文明户的建设方向。埠落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五天

2022年七月十一日,在距离下乡活动还有2天时,我们选择参观了埠落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后面有雄维两棵银杏树,树龄120年。雌树高13米,胸径130厘米,每年果实累累。雄树高13.5米胸径220厘米。2004年……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三天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四天

1950~1957年,分别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毕家村、埠落村、蓝家庄,于抗战时期,北宅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1956年6月合建为第二先锋农业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书记是毕太庶(毕家村党的组织……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二天

下了大巴车,等了没一会儿,远处负责迎接的村民身后跟着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笑着走来,队长吴晗赶紧迎了上去。我们一边寒暄,一边跟着村民往村里走。路边的花朵开的艳丽,可能是昨夜……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见证农村新发展-第一天

2022年7月7日上午8点为了更好的了解埠落村的历史,我们今天参观了曾经的中共青岛市委机关所在地,抗战初期青岛对敌斗争的指挥中心,崂山抗日游击队的诞生地。在这里我们深刻领悟了抗战过程…… “乡村发展观察者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悟党建精神,行美好征程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伟大号召,引导青年以红色精神作为不竭的力量之源,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龙口市参加建党主题活动,继承先辈遗志,铸造青春之梦。“重…
农发行携手湖二师志愿者:走进天门石家河遗址,传承历史文化
农发行携手湖二师志愿者:走进天门石家河遗址,传承历史文化(通讯员郭鑫)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农发行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一同踏上了天门石家河遗址的文化之旅。石家河遗址,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
手绘T恤,共绘梦想
2024年7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绘T恤活动,将他们的创意与乡村文化完美融合,共同绘制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大河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三下乡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领悟王维《山居秋暝》的田园美景
近日,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在三水区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教育活动,他们通过讲解唐代诗人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带领孩子们走进诗中的画境,感受三水田园的美丽风光,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乡村的热爱。活动…
观古床历史,品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床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古床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不容忽视。为了传承和保护古床文化,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安徽工…
“百千万工程”森澜突击队|访当地学者,深入了解坡头区红色文化
今天,我们简单准备之后,就出发去拜访文史作家,地方史志研究员,湛江市坡头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家成员,《乾塘文史》执行主编陈通老师。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向这位专家详细了解坡头区红色文化,修正并拓展…
推普势必行,乡村定振兴
推动普通话的传播有利于推动交流和理解,‌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乡村振兴。2024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参加推普志愿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明确推普必要…
探索史前文明:石家河遗址的神秘之旅
(通讯员李卓冉)在农发行负责人的热情带领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能追梦志愿社会实践队踏上了一段探索史前文明的神秘之旅——参观石家河遗址。这个历史悠久的遗址,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以…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村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发生巨大变化
武汉7月27日电(通讯员雷雪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前往马集村进行深度调研,探求马集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成果。近年来,马集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三下乡志愿者教孩子们种植小白菜,弘扬劳动最光荣精神
在炎炎夏日的农村,一群充满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正与当地的留守儿童一起,开展一场特别的活动——学习如何种植小白菜。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农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活动中,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