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长沙7月8日电(通讯员卢焕坤)
在初夏的微风中,河南工业大学大学一群满怀激情与理想的青年学子,踏上了前往徐特立故居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追寻,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7月的一个晴朗日子,河南工业大学大学与徐特立故居正式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深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探访故居,感受革命精神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著作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图 1徐特立雕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卢焕坤摄
徐特立故居,位于长沙县江背镇特立村,是一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诞生地,也是他早年从事教育活动和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一踏入这片神圣的土地,学生们就被故居的古朴与庄严所震撼,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徐特立生平事迹陈列室,详细了解了徐特立先生的光辉历程。《坚强的老战士》、《杰出的教育家》、《一代师表,革命楷模》等主题内容,通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富有纪念意义的文物,生动再现了徐特立先生革命楷模、积极求新、教育救国的辉煌一生。学生们被徐特立先生“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并传承这种精神。
图 2毛主席对徐老评价的题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卢焕坤摄
实践活动,深化理论认知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河南工业大学大学的学生们不仅限于参观学习,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深入当地社区和学校,调研农村教育现状,了解教育资源分配与利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师生、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们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建议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 3参观学习徐老生平事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卢焕坤摄
同时,学生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当地学校捐赠了图书和学习用品,并举办了多场公益讲座和兴趣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温暖。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图 4组织学生于教室进行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卢焕坤摄
签署协议,共筑未来梦想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河南工业大学大学与徐特立故居之间的合作也迎来了新的篇章。在双方代表的见证下,河南工业大学大学与徐特立故居正式签署了社会实践基地协议。这份协议的签署,不仅是对过去合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共同发展的美好期许。
图 5签署相关基地协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卢焕坤摄
校方代表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徐特立先生是河南工业大学大学师生心中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和教育事业奋斗不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渠道,丰富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徐特立故居负责人也高度评价了河南工业大学大学师生的表现。他表示,故居将全力支持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师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他也希望双方能够继续深化合作,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语
随着签约仪式的圆满结束,河南工业大学大学与徐特立故居的社会实践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这段经历对于每一位参与者而言都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和成长之旅。他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收获了信念与力量。未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将这份宝贵的记忆和经历铭记于心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行在青春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4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