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垃圾分类新风尚,江河乡道共清洁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施冬萍

大学生网报南宁726日电(通讯员施冬萍 )为了助力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7月15日至19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爱佑公益实践队9名学生及指导老师赴中越边境龙州县响水镇鸣凤村,开展为期五天的“环保助力乡村兴,绿色引领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生态环保,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投身于基层环境治理工作,助力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环境清洁等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爱佑公益实践队在龙州县响水镇鸣凤村板省屯开展形式多样的边境“垃圾分类,你我责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携手共护清流长存”调研活动和“清洁道路美环境”活动、走访入户等活动。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师范和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给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走访入户,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江河环境调研中,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交流,全面深入地了解江河的现状,也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环保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改善江河环境。队员还充分秉持爱佑公益实践队的宗旨,与村委会干部们一起清扫村道垃圾,使村道焕然一新。

垃圾分类宣传:理念入人心,行动显成效

活动伊始,实践队成员身着统一的蓝色马甲,来到鸣凤村板省屯,穿梭于屯间小道,化身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大使”。“阿姨,您知道哪些是可回收物吗?”“叔叔,废弃的电池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里?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走访入户等形式,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及投放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分类在心中,行动在手中”。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贝国苗 摄

江河环境调研:守护碧水,责任在肩

随着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深入,实践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江河环境调研工作中,实践队在响水镇政府组长黄子斌、鸣凤村委文书农玉英和妇联主席陈音音的带领下,来到崇左市龙州县响水镇鸣凤村峪阳河开展江河环境调研活动。他们沿着江河岸线,仔细观察水质状况、水流速度及周边生态环境。同时,记录河道形态、河岸植被覆盖情况等信息。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交流,发现江河水质总体较为良好,河流污染程度较低。水体无异常气味,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河道两岸的植被状况良好,植被覆盖率高,河道的水体清澈。河道基建相对完善,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河道垃圾处理。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峪阳河进行河道调研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施冬萍 摄

清扫道垃圾活动:携手并肩,共筑美丽家园

实践队与村委会干部、村民们一起,开展了清扫村道垃圾的活动。大家手持扫帚、铁锹、垃圾袋等工具,对村道两旁的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无论是塑料袋、烟蒂等小件垃圾,还是废旧家具、农具等大件废弃物,都被他们一一捡起并妥善处理。在劳动的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们分享着环保的心得与体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也赢得了村民们的由衷赞叹和感激。经过几个小时的辛勤劳动,村道两旁变得焕然一新。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鸣凤村村委会干部、村民们清扫道路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邱国秀 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爱佑公益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边境地区的发展情况,让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爱佑公益实践队将继续与中越边境龙州县响水镇鸣凤村及社会各界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他们相信,在青春的奋斗与奉献中,定能绘就出一幅幅更加美丽、更加和谐的乡村绿色新篇章。携手前行,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共同绘就一幅幅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图为实践队向鸣凤村村委会致谢、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施冬萍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0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常州7月19号电(通讯员王丹丹)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为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 陈洁 王丹丹 樊媛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刨根问底究学问,学前未来须有时

导语: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学生陈爱玲、谢依琳、桑真雅、陈欣悦、张佳伟、张欣、樊媛、陈洁、王丹丹、丁昆、罗晟、郑天祥组成“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团队。在七月一日至八…… 张佳伟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桑真雅谢依琳陈爱玲)从1903年在张之洞等人的策划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师…… 桑真雅 谢依琳 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美丽恩施,青春行动” ——关于白云村六月雪梨实际调研
“美丽恩施,青春行动”——关于白云村六月雪梨实际调研华中农业大学通讯人:刘畅/图片:郭丽鑫梨儿甜,甜心间。六月雪,致富路。七月中旬,正值建始县白云村六月雪梨成熟售卖的季节,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恩…
武汉学子三下乡:童手巧剪团花美,稚心精裁艺术奇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张针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小朋友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审美素养,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
二师学子三下乡:强化道德教育,共筑文明基石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董玉辉)“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为了使学生们在校园内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共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
振兴之路,我们在行动——助力黄里小分队
在炎炎夏日的7月,淮北师范大学的三位研究生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来到了黄里社区,参加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
筑牢反邪防线,共护和谐家园——反对邪教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筑牢反邪防线,共护和谐家园——反对邪教宣传社会实践活动一场旨在守护心灵净土、捍卫社会和谐的反对邪教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在烟台市福山区福山大集如火如荼地展开。曲阜师范大学里巷相望实践队的志愿者王明月…
二师学子三下乡:心之所向,梦之归处
麦浪滚滚,燃梦今夏。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季节,随着微风轻轻拂过,三下乡支教的日子也悄然步入了尾声。在这短短的几周里,我们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成长的欢笑与泪水,收获了无数珍贵的记忆。现在,我们,湖北第…
湖北英子三下乡:乡村振兴显成效,青年共绘新画卷
湖北英子三下乡:乡村振兴显成效,青年共绘新画卷(作者杨可)建立农产品品牌,提高知名度是现实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展以“…
农工商学子三下乡:追随历史脚步,重现红色记忆
大学生网报连平7月26日电(通讯员王珏陈慧仪)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的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红色文化承载着先辈们为国家独立…
湖北学子三下乡:拒绝霸凌,拥抱和谐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郭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沔城回族镇居委会办公室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有意义的课程…
麦田里的书香与成长——记读书分享教育感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所包围,却忽略了内心最深处的那份宁静与渴望。而今天,麦田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带着对知识的热爱与对孩子们的深情,走进了这片充满希望的麦田,进行了一场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