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剪·绘千年韵,纸·载新干情——江西师范大学学子探访新干县剪纸工作室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石万丽 龚倩茹

导语

新干,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剪纸艺术犹如一首未完的诗篇,以纸为纸,以剪为笔,书写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奇。每一剪,都裁出了历史的脉络;每一刻,都刻下了民族的记忆。这里,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寄托。新干剪纸,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将千年的风华与今日的情愫交织在一起,编织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为了解并弘扬新干剪纸的优秀文化,2024年7月25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古邑新晖·新干文化薪火传承团”踏上了实地探访彭徐平新干剪纸工作室的旅程。

此图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古邑新晖·新干文化薪火传承团大合照

探访剪纸艺术的殿堂

我们怀揣着对古老艺术的无限敬畏,踏入了这片被时间精心雕琢的剪纸世界,准备聆听一段段穿越千年的故事,体验一次心灵与技艺的交响乐章。阳光如金色的诗行,在工作室中轻轻跳跃,为每一件剪纸作品披上了一袭华美的时光织锦。

彭许平老师,这位新干剪纸艺术的守护者,用他那饱含深情的话语,缓缓铺开历史的画卷。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每一条剪痕,都承载着匠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不懈追求。古有李商隐曾作“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而今在彭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剪纸艺术背后那份深沉的文化底蕴,如同聆听一首首跨越千年的古老诗篇。

此图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欣赏彭徐平新干剪纸工作室作品

剪纸:不只是装饰,更是文化的载体

面对工作室里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彭老师微笑着询问我们:“同学们,你们对剪纸熟悉吗?有了解过剪纸这门艺术吗?它的用途有你们知道有哪些吗?”我们摇头,坦诚自己对剪纸的了解仅限于它是一种装饰品,如过年时窗上的窗花。彭老师对我们的回答不置可否,随即展开了一段关于剪纸艺术的生动介绍。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起源可追溯至公元6世纪的北朝时期,最初的剪纸,主要应用于宗教仪式和丧葬习俗中,人们通过剪制纸人、纸马等,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神灵的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多个层面,用途日益广泛。比如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剪纸被用于装饰门窗,以祈福纳祥,增添节日气氛。在日常生活中,剪纸作品也被贴在窗花、门楣、墙壁上,美化环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如此,剪纸艺术因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也成为了艺术家的创作素材,被广泛用于各类艺术作品中。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精湛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彭老师深情地讲述着,剪纸远非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物,而是深深植根于百姓的生活中。在那个时代,衣服的美观与价格除了与布料有关,图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笔墨在寻常人家中是奢侈品,只需一把剪刀和一张纸便能完成的剪纸图样便深受百姓喜爱。在对女红要求严苛的时代,剪纸便成为了每位闺阁女子的必修课,承载着对美的追求和技艺的传承。

此图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与彭徐平老师交流剪纸

亲手体验剪纸的魅力

听完老师的介绍,我们对剪纸的认识也更为深入,不再是停留于装饰物的表面。接着,在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开始亲手剪纸,体验了一番剪刀与红纸的亲密对话。老师说先教我们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一朵花,将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对折三次,再找准中心角,这是三折法,也可以再把中心角对折一次,用四折法。然后开始从中心角处左剪一次右剪一次依次往上剪。可以剪任何自己喜欢的图案,但由于是对称剪法,只需剪图形的一半。彭老师说:“要想剪出来的图案好看,那你的图案一定要精细,利用每一寸可操作的空间。”虽然手法略显生涩,但每一次剪刀与纸张的邂逅,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技艺的探索。剪纸,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以最质朴的形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同在时间的长河中播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等待它们在未来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此图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亲手体验剪纸

结束语:让剪纸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对新干剪纸艺术的深度挖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学会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美好与细节,懂得了珍惜与尊重。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年轻一代肩负着继承与创新的重任,不仅要将这份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更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当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那些精美的剪纸作品上,这次探访之旅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然而,它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我们将带着这次经历给予的启示和力量,继续前行,探索未知的领域,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与意义。这不仅是一次对新干剪纸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与成长,一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愿我们一同携手让这份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心灵与技艺的交响乐章永远回荡在时间的长河中,如同一首永恒的诗篇,流传千古。

此图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文/石万丽,龚倩茹;图/外国语学院队;编辑/龚倩茹,石万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9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福建医科大学学子三下乡:口腔义诊筑防线,健康微笑每一天
为提高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帮助居民培养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7月10日“携手南乡,医路靖城”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南靖县龙山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一场口腔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提供口腔检查…
“玄鸟”实践团赴青岛蓝谷人才公园展开“碳中和碳达峰”实地调研
一、调研背景为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实现“碳中和”的多方路径,并将高质量发展与推进共同富裕有机结合,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玄鸟”实践团…
循迹小岗,材子带您探访“红手印”的故事
循迹小岗,材子带您探访“红手印”的故事!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小岗村,却因其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而永载史册。这段历史始于那些鲜红的手印,它们见证了一场关于土地改革的伟大探…
播种希望,共筑梦想——湖二师学子赴宜昌当阳市庙前镇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网报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胜杰)在温馨而充满希望的2024年7月26日,一群满怀热情的支教志愿者前往了庙前镇,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天难忘的学习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课和折纸课,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
錾子石新篇:柿香栗影中的旅游新探索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錾子石新篇:柿香栗影中的旅游新探索(作者陈梦)当七月的阳光洒满罗田县錾子石村的每一个角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带着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于7月5日至1…
儒家文化:为教育强国注入精神动力的实践体会
在儒家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两千年的文化精髓,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儒家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君子人格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社会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通过教育培…
绘梦錾子石:柿红栗香下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绘梦錾子石:柿红栗香下的乡村振兴交响曲(作者陈梦)在炎炎夏日的尾声,7月5日至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湖北省罗田县錾子石村的探索之旅。我…
在盐碱地上看农业发展
作者冯世成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还拥有利用潜力强、发展形势好的盐碱地。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为探索盐碱农业发展与…
武汉学子三下乡:播撒希望种黄豆,催生绿意育新芽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崔梓悦)为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
滕王阁之巅,古韵今风交织的梦幻序章
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滕王阁调研学习。漫步于南昌古城的一隅,我们轻轻踏上了那座承载着千年风华的滕王阁。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仿佛每一道光影都在诉说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