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在盐碱地上看农业发展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者:助力盐碱 圆梦农高

作者 冯世成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这里不仅有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还拥有利用潜力强、发展形势好的盐碱地。近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为探索盐碱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丁庄街道开展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

追寻科技脚步,探索农业发展

7月18日,实践服务团前往智慧农机创制园考察调研。黄三角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项目管理部部长燕海朋亲自带领实践服务团成员参观了园区。燕海朋指出具备耐盐碱腐蚀性且精密度更高的机械农具,在盐碱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农机设备的创新研发,从而为提高盐碱地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作物增产提供有力支持。

随后,实践服务团来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相关专家的陪同下,成员们参观了生物遗传与分子精准育种实验室、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实验室、耐盐碱植物育种加速器、益虫资源综合利用中试研发平台、盐地藜麦种质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平台和新一代智能农机装备中试研发平台,学习了盐碱地品种选育、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专家们详细介绍了中心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使成员们对盐碱地农业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服务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考察足迹来到了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学习节水控盐灌排新模式、不同耐盐梯度品种修复植被对比实验,了解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等农业技术在田间的实际应用,并参观了山东省大豆品种耐盐性鉴定试验、盐碱地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平台—FAO小区、作物田间标准化耐盐鉴定平台—盐池、水—肥—盐调控系统控制室。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实现了由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化、由传统的田间经验育种向分子设计育种转变,重点选育了耐盐粮油作物、耐盐牧草和耐盐中草药等,着眼于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重点提高亩增效益,对深入领会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7月19日,实践服务团前往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调研。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研究院在支持黄三角农高区建设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围绕盐碱耕地质量提升、耐盐碱适生作物育种、盐碱地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整体情况。工作人员特别提到,“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聚焦滨海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要通过集聚国内外的顶尖创新资源,打造一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管理科学、开放包容的现代农业科研创新平台。”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服务团成员前往园区内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制度长期科学观测试验场实地调研。沿途,成员们了解了研究院在农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亲眼见到轮作制度、间作制度、套种制度等种植制度在种植耐盐碱作物上的应用。实践服务团了解到,省农科院大力推动“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践服务团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就盐碱地作物种植、盐碱地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积极提问,与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了解黄河流域,学习黄河文化

实践服务团前往东营黄河文化馆进行调研参观。实践服务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亲眼见证了黄河源区的民俗风情和沿黄流域沧海桑田的迭变历程,领略了在黄河孕育下塑造的灿烂华夏文明。沿着黄河流域的历史脚步,实践服务团观看复原的古代场景和农业生产过程,重点了解了古代制盐过程和东营盐业文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东营实践主题展中,实践服务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足迹”,了解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盐碱地种业创新上实现突破,为推进“改地适种”向“改种适地”的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探索农村发展新型模式,开展粮食安全宣讲活动

7月20日—21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前往东营市丁庄街道王署埠村、西官庄村和李屋村进行调研学习。

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带领下,实践服务团前往王署埠村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对科技小院的运行模式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实践服务团了解到,王署埠村乡村振兴科技小院由现代农业局、王署埠村、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合作共建,小院着力打造萌宠领养、共享菜园、草莓采摘等项目,建设农业“研学游”一体化,对周边村庄的农业发展起到辐射带头作用,

李屋村村委会成员向实践服务团成员们介绍当地的非遗文化产品——老粗布,并带领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前往由李屋村为民合作社打造的“巾帼创业基地”——“汇绢纺”,实践服务团成员们通过亲身操作,体会到从选线、染色到织造等每一个步骤的繁琐与精细,展现老粗布这一非遗文化产品独特的魅力。村委会成员特别指出,受限于销售渠道辐射能力弱、人工制作成本高、市场定位不明确、宣传营销力度欠佳等问题,导致这一非遗文化产品的推广面临挑战,希望实践服务团成员们能够利用青年思维,凝聚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和活力,为老粗布的宣传发展扩宽视角。

实践服务团向村民进行科普宣讲,围绕粮食供给、居民消费、产业发展和种子改良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重点宣讲了粮油生产补贴、粮食订单收购奖励、机械化插秧服务“以奖代补”等政策,同时向村民们宣传了小麦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植机械粒收栽培等技术。实践服务团成员们主要聚焦盐碱地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和改进措施等,于此同时向村民们开展了关于盐碱地农业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调研有关盐碱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在两名党员的带领下,开展了关爱高龄独居老人志愿服务,走访了多个高龄独居老人家庭,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帮助老人打扫房间、菜畦除草等让老人感受到了实践服务团成员们的热情与关怀。

通过多天的调研与学习,实践服务团对盐碱地农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充分认识到科技探索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坚信—只有深入田间实践学习,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服务团成员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为盐碱地农业发展作出属于农科学子的一份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谱写人生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携手,情暖童心——我与孩子们的故事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故事|在支教中,找到青春的意义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汇聚之处,希望生生不息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美育做手工,“童”样精彩伴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剪·绘千年韵,纸·载新干情——江西师范大学学子探访新干县剪纸工作室
剪·绘千年韵,纸·载新干情——绢上生花,指尖传承千年文脉导语新干,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剪纸艺术犹如一首未完的诗篇,以纸为纸,以剪为笔,书写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奇。每一剪,都裁出了历史的脉络;每一刻…
錾子石新篇:柿香栗影中的旅游新探索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錾子石新篇:柿香栗影中的旅游新探索(作者陈梦)当七月的阳光洒满罗田县錾子石村的每一个角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带着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憧憬,于7月5日至1…
儒家文化:为教育强国注入精神动力的实践体会
在儒家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两千年的文化精髓,是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儒家文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君子人格强调个人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社会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通过教育培…
绘梦錾子石:柿红栗香下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绘梦錾子石:柿红栗香下的乡村振兴交响曲(作者陈梦)在炎炎夏日的尾声,7月5日至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湖北省罗田县錾子石村的探索之旅。我…
武汉学子三下乡:播撒希望种黄豆,催生绿意育新芽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崔梓悦)为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
滕王阁之巅,古韵今风交织的梦幻序章
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滕王阁调研学习。漫步于南昌古城的一隅,我们轻轻踏上了那座承载着千年风华的滕王阁。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路上,仿佛每一道光影都在诉说着过…
品泰山文化,寻人生方向
通讯员:高宇昕),这座嘉立在齐鲁大地上的巍峨山峰,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作为“五岳之首”,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2024年7月15日至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山海…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传承二十四节气,增进农耕文化自信
7月19日,“青火”突击队在湛江体育学校为开设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农耕文化教育课,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旨在增进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博大精深的理解,培育文化自信。当代社会,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
山海心籁,阅知于心
(通讯员:庄妍)山海之间,古韵今风。山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山海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和价值。山海文…
二师学子三下乡:匠心独运,绽放魅力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徐佳璟)7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周家嘴村举办了一场以剪纸团花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审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