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档案”,见郑州发展,品味红色文化——河南工业大学“爱国小分队”参观郑州市档案馆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爱国小分队 王浩皖

2024年7月10日下午,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红色文化、深化对爱国主义的认知,新闻与传播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爱国小分队”的三位队员前往郑州市档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该馆的五楼展厅。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竹简——清代文献学家陈梦雷在《作书友人投笔志恨》一诗中曰:“我志原何许,逢人却乞怜。是非留竹简,方寸付苍天”,这兆示了竹简的作用之一——存史。简牍静默,立于灯光之下,用文字讲述着历史和记忆的重要性。

灯光下的简牍(王浩皖 摄)

走过了“郑州记忆”,看过了“郑州当代名人档案陈列展”,在讲解员细致的讲解中,在文字与照片呈现的历史里,我们满怀崇敬,对贡献者表示赞叹、对牺牲者表达敬意。

1923 年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揭开了“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的第一幕,它以军阀势力的血腥镇压为终结——历史是惨烈的,精神却是不朽的,意义更是永恒的。“二七惨案“让我党认识到要联合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力量,由此产生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在此事件中牺牲的林祥谦等革命英雄的事迹则生动地诠释了先烈的抗争精神和对自由、民权的不懈追求。在了解了二七风暴的全部经过后,我们肃然起敬。

档案馆里文物是丰富的,各种泛黄的纸张饱含历史厚重感,似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的内心也不由充满庄严感。在参观了一个个展厅后,我们脑海中的郑州的发展脉络也更加清晰。

档案馆风貌(牛玉清 摄)

二七风暴(王浩皖 摄)

展区的介绍文字虽平实,却呈现了先辈们一生的不凡经历,我们细读着这些文字,用目光描摹承载着记忆与历史的各种文物,在郑州发展史中联想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品味红色文化,心中对先辈的感激、敬佩之情愈发浓厚。我们下定决心要追随先辈步伐,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要求牢记于心,用实干报效党和国家。

郑州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省会城市,郑州以它的发展映射出中国的历史变化,使我们得以以小见大,见“郑”中国。

“历史无言,档案有声”,“档案不仅是对个人或历史真实全面的反映,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建立记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习教学基地,郑州市档案馆始终坚持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它是承载着历史的场所,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基地。

档案馆外貌(王浩皖 摄)

日光(王美玉 摄)

走出档案馆时,阳光已透过了云层,富有年代味儿的音响播报声和讲解员细致的讲述似仍在耳畔。日光耀耀,在经过“档案馆之行”后,我们对郑州发展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内心对党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8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和美共筑振兴——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赴湖州市吴兴区四村开展实地调研
和美共筑振兴——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赴湖州市吴兴区四村开展实地调研“千万工程”下的和美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有助于促…
寻沾桥・创新篇——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赴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沾桥村
寻沾桥・创新篇——中国计量大学“‘浙’乡和韵”实践调研团赴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沾桥村开展实地调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万千乡村完成美丽蝶变,展开一幅村容整洁、创业增收、乡风…
责任在肩头,行动在前头
责任在肩,行动在前:三下乡的担当情怀在三下乡的广阔舞台上,责任与担当成为了我们最鲜明的底色。远离城市的繁华,我们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不再是…
深入田间,助力三下乡
三下乡的日子里,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贴近乡村,也更加理解乡村的艰辛与希望。我们为村民们带去了知识、技术和关爱,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勤劳、坚韧和乐观的生…
二师学子三下乡:探索生命奥秘,共绘绿意画卷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丁雨露)为了培养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朋友们的耐心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
淮北师范大学化材学院三下乡团队,“乐道拾遗,皖手童行”福利院非遗文化宣传
为进一步做好非遗文化的宣传,帮扶留守儿童,七月初淮北师范大学“乐道拾遗,皖手童行”福利院非遗文化宣传社会实践队将走进淮北当地福利院,对福利院的儿童进行帮扶慰问,并进行非遗文化宣讲,促进当地对福…
投身实践担使命,青春奋进正当
中国青年网7月11日电(通讯员吴悠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相关精神。2024年7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咸宁分队18名同学前往咸宁…
集结青春才智,推动乡村振兴
2024年7月9日至12日,德州学院暑期三下乡“汇聚青春智慧,共筑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枣庄市滕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这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
无序到和谐的探索
上午,我给高年级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口才课。这堂课并非单纯的口才训练,而是巧妙地结合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表达。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
健康湖北行:领导关怀人心,三下乡实践团队受鼓舞
健康湖北行:领导关怀人心,三下乡实践团队受鼓舞在炎炎夏日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7月18日,学校校领导一行深入基层,前往黄冈市红安县童心园康复中心看望并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