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绿色发展 ——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学子赴河北承德的学习与实践之旅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作者:王书怡 罗安蕊 焦

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绿色发展 ——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学子赴河北承德的学习与实践之旅

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这“五个牢牢把握”重要要求,是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指引,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最精准的解读,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指南。在华中农业大学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之际,一支来自工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组合而成的“冀往开来小分队”于7月10至7月17日为期一周时间里前往河北承德进行实践,深刻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汲取了宝贵的精神力量。

感悟塞罕坝精神,共筑美丽中国

——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

习总书记在考察林场时指出,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塞罕坝精神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展览馆内讲述了护林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及十分贫乏的物质条件下用双手植树造林抵御沙化的故事,成员们领略到了塞罕坝从荒漠到绿洲的巨大环境变革,无一不为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数百名热血青年用青春年华换取坝上一片绿色的身姿而动容。团队成员农工2203班王荣在参观后不禁感慨:“在来总场的沿途上看到漫山遍野的林海时,我很难想象到那以前会是黄沙裸露的荒原。在馆内了解到第一代塞罕坝人当时艰苦的条件后,我再次被这绿色奇迹深深震撼到,也领悟到了几代护林人用青春谱写的伟大塞罕坝精神。”

实践团成员参观塞罕坝展览馆

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

--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森林火情防控中心参观防火系统,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到,塞罕坝森林火情监控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视频监控、高山瞭望以及地面巡护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对林区的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火情监控。团队成员王书怡在参观后总结道:“这是塞罕坝护林人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所得出的成果。这套系统融合了技术创新、高效协同与智能化管理,提高了防火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实现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护林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防火系统

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使命与民族复兴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实践团成员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地,采访了护林员的日常工作。护林员们每天需要巡视的林地面积达到数千亩,他们身上仅携带定位器、当日的干粮以及一些基本的工具,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监查火情隐患、牲畜破坏、树木病虫害、野生保护动物情况等。实践团成员们交流到,塞罕坝能够从往日的荒漠变为无数野生动物的家园,这本身就是一种人间奇迹,也是对塞罕坝精神最好的诠释。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应是绿色生态文明的繁荣。

实践团采访护林员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

--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普陀宗乘之庙,通过参观和学习深刻体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只有铭记历史,才能不断革新。普陀宗乘之庙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特色建筑的宏伟,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沧桑。刻有日军字体的宫墙、被搜刮的金顶,激发了大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主义精神,并激励实践团的成员铭记历史英雄,赓续红色血脉,更好把握时代要求,不断革新。作为中共预备党员的王雨霏同学表示:“抚今追昔,一瞬浓缩百年;家国记忆,涓滴汇成巨澜。我们狮山学子要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站在这些受损的建筑前,当年激烈的炮火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仿佛又在我们耳边响起,这些声音也代表着董存瑞等无数英雄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回响。”

侵华日军刻字遗迹和被搜刮的金顶

在参观承德市普陀宗承之庙和日军侵华的历史遗迹后,实践团深入学习了承德市的党建历史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并认识到自我革命对社会革命的引领作用。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承德市的党建展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热河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抗日战争期间的遭遇。只要确定正确的方向,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党的力量在那时虽只是星星之火,却有燎原之势。

实践团成员在承德博物馆合影

实践团成员参观学习承德伟大党建历史

“玉汝于成,绿色崛起”。在党的领导下,承德市致力于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如旅游业、清洁能源等,承德市每一片绿色都是承德人民世代守护的结果。实践团成员王荣作为承德本地人强调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承德最宝贵的财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理解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而历史的痕迹更激励着他们铭记先烈,传承红色血脉,勇于创新,不断前行。

团结奋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践团成员来到河北省隆化县民族博物馆参观考察,深入了解了中国北方古代多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馆内藏品记载着从石器时代到清朝时期的满蒙风情,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团队成员叶美琪表示,此次参观隆化民族博物馆让她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北方古代多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交融变迁,汲取历史营养,坚定了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感。我们青年学子要追寻历史的脉络和民族特色的魅力,亦要站在古今的交点上观照自己与社会,凝聚民族精神,汲取历史营养,坚定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更要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参观承德市隆化县民族博物馆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承德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活动。敢于担当、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无私奉献、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些英雄精神,是我们党和军队走向胜利的法宝,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董存瑞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团队通过参观董存瑞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先烈的英勇与伟大,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从而牢牢把握各民族同胞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陈万宝庄园非遗调研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参观神仙桥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青羊非遗青年行,非遗宣传在践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最美神仙桥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百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相传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木雕,传承非遗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走进庄园,探索谜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人科“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总结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清除小广告,共筑美好家园

2025年1月26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消防实践深入基层,安全理念扎根人心

为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居民对火灾危害的认知,传授预防火灾、火灾应对及逃生技能,排查社区消防隐患,降低火灾发…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深入社区普及劳动法,开展课后辅导显担当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同时为高中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与帮助,2025年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

文明摆放车辆,便利社区大家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冬雪映暖阳,温情…

防诈骗之光:冬雪下的温暖守护

随着冬日的寒风轻轻拂过,社区的街道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银装素裹之下,却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诈骗如同潜伏在暗处的…

最新发布

集结青春才智,推动乡村振兴
2024年7月9日至12日,德州学院暑期三下乡“汇聚青春智慧,共筑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枣庄市滕州市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这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
无序到和谐的探索
上午,我给高年级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口才课。这堂课并非单纯的口才训练,而是巧妙地结合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表达。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
健康湖北行:领导关怀人心,三下乡实践团队受鼓舞
健康湖北行:领导关怀人心,三下乡实践团队受鼓舞在炎炎夏日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7月18日,学校校领导一行深入基层,前往黄冈市红安县童心园康复中心看望并慰…
三下乡|青火突击队:学习新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开展党史教育的要求,2024年7月25日上午“青火”突击队在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会议室开展了“深学细悟新思想,笃行奋进新时代”…
话叙乡村意,普话创新途
2024年7月9日至12日,我作为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暑期三下乡“语润乡村梦,普话启新程”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来到枣庄市滕州市级索镇前杨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犹如夏日里的徐徐清风…
南航记忆 师说访谈——采访南航机电学院陈富林教授和何宁教授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呼吁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口…
爱国主义教育:“鱼翔孟渚”实践团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鱼翔孟渚”实践团组织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崔泗庄完小的学生们在教室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
武汉学子三下乡:传统乐器流千年 美感教育在现今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刘萱)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艺术思维,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三伏潭镇鲜码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美感教育课堂活动。在本…
江西师大科院学子三下乡:“播撒希望的种子:爱心支教行动——点亮未来之光”
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在这个阳光热情如火的夏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赣韵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九江市柴桑区天鹅湖景区对19名学生进行天数为10天的爱心支教,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
武汉学子三下乡:色彩展现魅力,颜色表达情感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张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能够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身边的色彩现象,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石码头社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