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走进巴南区丰盛古镇历史深处的非遗文化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周刘颖

在夏日的热烈阳光下,7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农”墨重彩绘振兴实践团继续踏上了助兴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的旅程。这支由青春洋溢的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肩负着探索与体验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他们今天此行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基层,通过实地调研与参与,了解并推广丰盛镇的特色非遗项目——刘氏四和胡豆与窑里香非遗文化酒,以此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郑文杰供图

清晨的丰盛镇,被一层薄薄的晨雾轻轻覆盖,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实践团成员们迎着朝霞,满怀期待地踏入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他们的第一站,是刘氏四和胡豆的制作工坊。

图为刘氏四和胡豆的制作工坊 李雅洁供图

工坊位于镇子的古街中间,一路上全是古朴的木屋,在燥热的天气下依然显得格外宁静。一进门,一股淡淡的豆香便扑鼻而来,那是传统手艺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实践团成员站在传承人身旁,认真聆听他讲述刘氏四和胡豆的百年传承故事。从选材、浸泡、蒸煮到炒制,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这就是炒制的关键,火候一定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老艺人边说边演示,同时胡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实践团成员们纷纷上前尝试,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那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却溢于言表。

图为刘氏四和胡豆的制作过程 吴雨霏供图

紧接着,实践团一行又来到了窑里香非遗文化酒的酿造基地。这里,又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高大的窖池、陈年的酒香,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酒香四溢的年代。酒厂负责人带领大家参观了整个酿造过程,从选粮、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步都透露着严谨与精细。

图为窑里香非遗文化酒的酿造基地 方湘供图

“我们的酒,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负责人深情地说。他介绍道,窑里香非遗文化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如何让这份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它,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图为窑里香非遗文化酒的酿造过程 林茂供图

在这两次的非遗体验和推广中,实践队伍对两处的非遗传承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两位非遗传承人负责人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髓,从他们的“那是当然”,“喜欢嘛,有种独钟的热爱”的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实践团成员们听后深受启发,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亲身体验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丰盛镇的非遗文化项目设计了宣传方案和推广计划,希望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这里的非遗文化。

图为对非遗传承人员的采访过程 陈雪供图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走访过程 郑文杰供图

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农”墨重彩绘振兴实践团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离开了丰盛镇。但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将所学知识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革命精神映日月,青春力量铸未来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赴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暑期社会实践
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精神的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2024年7月25日,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赴金寨县双河镇大畈村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全体成员们带着饱满的热情,踏入了金寨县…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携手长沙恒达社区举办非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近些年来,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
方言非遗:乡音里的文化瑰宝
为探究保护传承方言的方法,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在山东省、山西省等多地开展社会实践。在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深入探寻方言非遗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队员们走…
音乐与梦想的飞行之旅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音乐课堂开启了,老师用《我的纸飞机》这首歌作为灵感,让教室里充满了创造与欢笑。同学们亲手折叠纸飞机,并在歌声中放飞梦想随着音乐的旋律,孩子们将心愿寄托于纸飞机…
河南理工大学三下乡——科技走进生活,青年献身科创
导语:为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同时对已有的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分析。7月24日,“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队走进韩愈路社区,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讲会。正文: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青少年…
剪艺传承,趣绘童心
在这个温暖而明媚的日子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活动在杨林尾镇三合村党员服务中心悄然绽放,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堂生动有趣的团花剪纸手工课。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艺传授,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
霍智杆先锋”实践团携科技走基层——霍普金森杆讲解
7月24日,“霍智杆先锋”实践团携科技走基层,前往韩愈路社区举行宣讲会。本次宣讲会的目的是激励初高中生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事业,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宣讲会分为…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马鞍山濮塘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红色宣讲实践队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山埋忠骨,绿水映英魂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15日电(通讯员孟波)红色文化深深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响应红色之路,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马鞍山濮塘烈…
桥梁文化缔结民族共融之韵, 石榴花开谱写和衷共济佳音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来形容民族团结,强调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理念,加强民族共融和睦,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
传承红色精神,践行青春使命
7月25日,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星期四,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敬畏,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悼念,走进平民夜校参观,在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