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特色。每一种方言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2024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浙江省、山西省各地的方言文化馆,围绕“守乡音雅韵,续古语新篇—非遗戏剧视域下方言传承与保护“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政策出台,明确方向
乡梓雅韵实践团通过上网调查资料发现,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方言保护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明确方言传承的重要性。例如,山东省省文化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方言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方言档案库、开展方言研究、支持方言文化活动等具体措施,为方言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此同时,政府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科研项目、支持方言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为方言传承提供资金支持。比如,一项名为“方言口述史”的项目,通过录制老人口述、整理方言文献,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方言资料,为后人研究和学习提供了宝贵资源。
教育融合,言传身教
实践团成员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目前教育领域,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将方言融入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有的学校开设了方言选修课,邀请当地老艺人或学者授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方言知识;有的则通过举办方言朗诵比赛、方言歌曲演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热爱。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方言的传承。
家庭是方言传承的第一课堂。许多家长意识到方言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在家中积极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通过讲故事、唱童谣等方式,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方言。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亲子关系,也让方言得以在家庭中延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3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