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音雅韵,文化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李鹏

乡音雅韵,文化传承

为深入研究各地方言的传承发展现状与地方方言与地方戏曲及口头表演非遗之间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散前往多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本人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进行实践,于此同时我作为实践队伍中的一员承担了调查问卷部分问题的设计工作和最终问卷的发放收集工作。在此次活动的密切参与过程中,我较为深刻的感受到了方言传承所面临的的严峻考验。对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此次社会实践开始之前,我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查阅了各种相关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对方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周奉真、莫超在《论非遗视域下语言与方言的地位及其保护传承》中指出:语言和方言是族群的精神家园,是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手段,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地区的方言所表达的话语,能充分体现出特定族群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蓝春玉、罗瑜珍在《非遗保护视域下闽西客家3—6岁儿童方言传承危机与策略研究》中指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方式、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是人们了解地方文化、生产生活、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新时期,方言保护有利于保持民族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我们要丰富和完善方言文化的内涵,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而王帅印则在《地域方言助力地方戏曲传承》中将方言与非遗相结合,指出:生长在同一块土地的人种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文化喜好,群体性的共享标准惊人相似,地方戏曲在某一地区存在的意义绝不单单是表面看起来需要保护的花瓶一般,地方戏曲不但能够成为某一地区群众共同的欣赏爱好,更能够是相互认同的凭证,也是联系地域内人民间情感的纽带,地方戏曲作为一种文化能够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保护和传承方言对于凝聚社会向心力、构建精神家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这一部分资料,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之前网上所查阅的资料和实地访谈、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我又对青岛地区方言传承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对实践项目了解效率得以提升,也为后期宣传方式及传承发展意见的提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此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对青岛方言的传承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对青岛方言掌握的程度整体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全不掌握青岛方言,无法听懂青岛方言,这一研究现象反映了青岛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算面临的严峻考验。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青岛方言的传承。一是城市化进程使得青岛方言逐渐失去了语言学习环境,二是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三是人口大量流动,四是缺乏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方言相关文艺作品,五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除此之外,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青岛的部分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因为青岛方言的传承力度不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通过此次实践,我有所感悟,方言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性语言,还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更是区域内人们的精神符号。对方言的保护传承工作有着极高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面临着衰落的方言承载着区域内人们的独特精神,有助于区域内凝聚力的增强,对方言的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方共同努力。而当代大学生也应聚焦这一问题,以志愿服务等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我国的方言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1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武汉学子三下乡: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奥秘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毛琴清)探索生物奥秘,点亮乡村希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仙桃开展第九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9日,“麦田守望者”志…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花开遍地,希望硕果累累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樊俊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河畔义行”团队于7月22日在通海口镇永长河村一节折纸课。在那温暖而明媚的夏日午后,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创…
倾听时代的声音,共绘温暖的画卷 —— 三孔街道采访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我们时常被那些忙碌的街边商贩所吸引。他们或是推着满载货物的小车,或是守着一个小小的摊位,用勤劳的双手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这次,我们曲阜师范大学新时代文明传习志愿者服务实践…
趣味卷卷画,卷出创意新图案
中国大学生网报7月22日仙桃电(通讯员庹尔思)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分队于暑期在胡场镇周家嘴村开展“暑期课堂”活动。7月22日上午,教师给孩子们教…
二师学子三下乡:扎染——“布”一样的乐趣!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贺兰珺)烈日炎炎,温度高,热情更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
二师学子三下乡:讲环保理念,守绿色家园
中国青年网7月22日电(通讯员:曾进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绿色环保理念,积极响音中国绿色发展的口号,7月22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本禹志愿服务队分队爱满庭春志愿服务队,给满庭春社区小…
访东沙渔村,寻英雄遗迹
坎门东沙渔村位于浙江省玉环市,是一个原始的村落,素有“海上布达拉宫”之称,是一个具有深厚海洋文化和红色历史的地方。本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2日对东沙渔村及其解放军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玉环市的红…
手工创作,传承红旗渠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拂过我的脸颊时,我已经开始了今天的特别准备。不同于往常的早晨,今天的我,心中多了一份期待与责任,因为即将在易园进行的“传承红旗渠精神”宣讲活动,需要我提前…
爱心支教,发扬渠魂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时代华庭社区,我们“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成员们带着满腔热情与精心准备的材料,早早地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准备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爱心支教”活动。清晨,团队在学校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绿色生态绘底色,乡村振兴写华章
(通讯员杜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建设不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绿色生态与智慧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乡村正逐步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