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手工创作,传承红旗渠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马玉婷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拂过我的脸颊时,我已经开始了今天的特别准备。不同于往常的早晨,今天的我,心中多了一份期待与责任,因为即将在易园进行的“传承红旗渠精神”宣讲活动,需要我提前在宿舍里进行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手工练习。

手工练习:匠心独运,精益求精

我深知,手工作品在宣讲活动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对红旗渠精神的直观展现,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因此,我决定利用宿舍这个私密而安静的空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手工练习中去。

我首先仔细研究了与红旗渠相关的各种元素,从渠体的设计到工具的形态,再到劳动人民的形象,我都力求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印象。然后,我根据这些元素,开始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的草图。在纸上,我不断地勾勒、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接下来,便是动手制作的环节。我挑选了适合的材料,如纸张、木材、布料等,开始按照草图上的设计进行裁剪、粘贴、拼接。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比如材料的硬度与柔韧度的把握、细节处理的精细度等。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耐心地调整、尝试,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心灵感悟:静谧中的成长

在宿舍的这段时间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没有了外界的喧嚣与干扰,我可以更加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也更加容易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每一次的尝试与失败,都让我更加珍惜成功的来之不易;每一次的修改与完善,都让我对手工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力量。它让我明白,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午后:宣讲启航,手作传情

随着午后的阳光逐渐变得柔和,我们的宣讲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我们找了一块相对开阔且阴凉的地方,搭起了简易的讲台和展示区。手工作品被精心布置在展示台上,吸引着过往游客的目光。

宣讲开始时,我们团队的代表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向在场的每一个人讲述了红旗渠的感人故事。从林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到红旗渠的建成通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动容。我们还巧妙地融入了手工作品的展示和介绍,让大家在欣赏这些精美作品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宣讲结束后,我们邀请现场的游客参与手工作品的制作体验。大家纷纷围拢过来,拿起材料,在我们的指导下开始动手制作。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通过亲手制作,他们不仅感受到了手工艺术的魅力,更在无形中传承了红旗渠精神中的坚韧与智慧。

意外之喜:甲骨文团队的出现

正当我准备结束宣讲,邀请游客们参与手工作品制作时,一群穿着绿色实践衣服的同学走进了我们的视线。他们正是来自历史与文博学院的甲骨文团队,正在公园内进行宣传活动。

相互的交流学习

看到他们的到来,我立刻感到了一种亲切感。毕竟,无论是红旗渠精神还是甲骨文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共同传承与弘扬。于是,我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并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宣讲活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习。我向他们介绍了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以及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他们则向我展示了甲骨文的起源、演变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还一起探讨了如何将这两种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创意和深度的作品来。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甲骨文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穿越时空的阻隔,让我们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收获与感悟

这次意外的交流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甲骨文文化的知识,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无论是红旗渠精神还是甲骨文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探索,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着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相遇、相知、相惜,在文化的海洋中共同遨游、成长。

活动尾声:收获与展望

通过宣讲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了红旗渠精神,更在无形中激发了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形式和途径,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更多的人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将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1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社会实践——南京市卫计委之行

2016年7月6号,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人民政府卫计委对信访部的陈主任进行了采访。主要是为了对二孩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政策方面深入理解二孩政策。 …… 查看全文 >>

南师大“二孩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组”采访南京雨花台区妇联

2016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二胎政策对女性的影响调查小分队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妇联对雨花台区妇联主席进行了采访。…… 查看全文 >>

暑期实践扬州行

暑期实践扬州行7月7日,我们小分队一行三人来到了景色秀丽的月亮城扬州。9点半左右抵达扬州后,我们根据联系好的机构开始我们的调研采访活动。 ……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乡音雅韵,文化传承
乡音雅韵,文化传承为深入研究各地方言的传承发展现状与地方方言与地方戏曲及口头表演非遗之间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梓雅韵”实践团,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散前往多地进行社会实践工…
二师学子三下乡:扎染——“布”一样的乐趣!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贺兰珺)烈日炎炎,温度高,热情更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
二师学子三下乡:讲环保理念,守绿色家园
中国青年网7月22日电(通讯员:曾进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绿色环保理念,积极响音中国绿色发展的口号,7月22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本禹志愿服务队分队爱满庭春志愿服务队,给满庭春社区小…
访东沙渔村,寻英雄遗迹
坎门东沙渔村位于浙江省玉环市,是一个原始的村落,素有“海上布达拉宫”之称,是一个具有深厚海洋文化和红色历史的地方。本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2日对东沙渔村及其解放军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玉环市的红…
爱心支教,发扬渠魂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时代华庭社区,我们“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成员们带着满腔热情与精心准备的材料,早早地来到了社区活动中心,准备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爱心支教”活动。清晨,团队在学校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绿色生态绘底色,乡村振兴写华章
(通讯员杜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建设不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绿色生态与智慧科技的深度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乡村正逐步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二师学子三下乡:手工乐趣多,贺卡传真情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2日电(通讯员李仁杰)7月22日下午,为了丰富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增强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在特殊的日子能动手制作小礼物作为纪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郭…
青春梦田园,担当勾蓝图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之号角,我们矢志不渝,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之路径。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赴仙桃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炽热的夏日阳光下,我…
河南科技大学“呵护护母亲河,共筑黄河梦”沿黄宣讲小分队 暑期实践活动纪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和促进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
爱心汇聚,创意闪光
7月20日,一场以“乐康复·沐阳光·享融合”为主题的公益义卖集市在宁波市社会福利院康复文创空间圆满举行。此次义卖活动旨在通过公益义卖的形式,链接社会资源,创新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社工服务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