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探索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随着国家政策的春风化雨,广袤的农村大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古老村落焕发新生,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暑假来临之际,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一支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索和美乡村建设之路的旅程,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挖掘其中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深入乡村一线,与农民朋友面对面交流,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以及村民的真实感受。我们将重点关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广德市东亭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以“竹乡画廊”为建设统领,绘就了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现以此为研究对象,了解和美乡村建设的现状,并为下一步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青山抱城廓 绿水绕人家
我们乘坐公交车,拐过一个又一个弯走进了“天然氧吧”。地处皖苏浙三省八县交界处的广德市,是安徽对接沪苏浙的“前哨”,有着近百万亩竹林,与邻县浙江安吉都有“竹乡”美誉,享有天然氧吧和森林氧吧的称号。山风吹过山间余脉,一层层竹浪沿着山脊起伏跌宕,茶园延绵苍翠,溪水缓缓流淌,民居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宛若一幅水墨丹青。
图为东亭乡森林氧吧
看过青山绵延,我们乘坐公交车又来到了东亭湖。我们一行人细赏东湖潋滟,在雨意空蒙中又醉美景。东亭湖作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佳话无数且来源颇深。东亭湖旧称东湖,水域面积近500亩,是祠山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祠山张渤传说》的重要传承地。东亭湖原名浴兵池,紧邻圣渎运河,据南宋《桐汭志》记载,治水英雄张渤“志欲通津于广德”,开凿连通广德至长兴的圣渎运河,为了解决途中将士们的沐浴需求而挖掘了“浴兵池”。在环绕东亭湖游览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广德代代传承的特色高峰唐氏主编镶嵌在展览墙上,这些极具创造力的竹编作品,凝聚着手艺人的智慧,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一行人不禁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叹服。望东湖,在雨意空蒙,水天一色中,我们一行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副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图为东亭湖实景
根雕绘古画今 折扇高扬颂歌
为了了解广德历史,我们走进广德历史名人根雕艺术馆。我们跟着讲解员走进诸多广德历史名人,广德名人馆,以竹木为原材,雕刻50个具有代表性的广德历代名人雕像长期存馆展示,创作手法主要采用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根雕”技艺,让我们感慨根雕技艺手法精湛的同时也领略了广德名人的风采。为了了解当地特色发展企业,我们来到了一家专业生产传统工艺折扇的自营出口企业—明德竹木。走进存扇馆,我们不禁被精美的竹扇所吸引,一行人连连叹服。扇面平滑如丝,泛着微微的光泽,似乎每一片扇骨都藏着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张可以扇风的工具,它是一首对自然的颂歌,一种对生活艺术的致敬。期间我们还有辛采访到竹扇的第五代传承人。被问及该企业是如何在更新换代的浪潮中稳固脚跟做大做强时,传承人王师傅表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明德企业坚持始终如一的创新策略并构建了稳固连贯的人才传承体系,并且抓住对外出口的经历并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需求。我们一行人在王师傅的阐述与谆谆教诲中认识了企业发展的真谛。
图为与传承人王师傅合影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为了给老人送去温暖,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团队一行人乘坐公交车来到了广德市东亭乡养老院。广德市东亭乡养老服务中心是“ 康寿养老”第一个学习上海养老的项目,采用上海适老化家居设计、智能床垫及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全面实行智慧型养老,以“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模式,提供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细致周到的服务。是广德市第一个面向长三角养老一体化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东亭养老服务中心位于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颂祥村彩色花卉苗木基地境内。抵达养老服务中心后,我们团队分工合作,开始了志愿服务。有的人拿起扫帚和拖把,把养老院的走廊和大厅打扫得焕然一新;有的人走近老人房间,把老人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有的人走近老人,和老人愉快的聊天。爱老、敬老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流淌在我们体内的化基因,在历朝历代有着丰富的养老文化。敬老爱老,其实就是在老人需要帮助时,社会的人们伸过来的一只只援助的手;在老人需要排解孤独时,传递上来的一颗颗温暖无比的心;在老人需要关心时,当代社会的人们的一句句亲切的慰问。只有我们都有意识这么做,老人们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尊老,爱老,敬老,助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应该用青春搀扶白发,以朝阳拥抱夕阳。
图为团队队员志愿服务
以竹乡画廊之轴 铺新兴农业之路
农因路而强,一大批特色产业乘势而起。本着“竹乡画廊建到哪里,产业培育壮大到哪里”的目标,大力推动沿线农业产业、文体产业等多元深度融合。一是规模种养不胜枚举。以竹乡画廊为轴,引导广大农户在沿线兴建农业规模种养基地,让优质农产品搭上出村进城的快车道。截至目前,竹乡画廊周边共建有300余家规模种养基地,其中东亭世元蔬菜种植基地原来仅200亩,建设竹乡画廊风景道后,规模扩大到480余亩,蔬菜产品可直接销往浙江大市场。2022年种植毛豆390亩、菜用百合90亩,销售收入达190万元。今天上午九点十分,我们一行人前去采访种植大户,在对接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草莓大棚,观察了桃树、水稻的生长情况。在参观完种植作物后,我们到办公室与种植大户进行了深入交流。观察到水田有板结现象,在与种植户主的交流下,我们得知这是正常且规律的自然现象。
图为队员与种植大户合影
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如今种植业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据悉,打药、配药、治疗虫害以及应对自然灾害都有专人治理。得益于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种植业及农业蓬勃发展。采访后,我们将中国农业社出版的《农药使用技术百问百答》一书赠予种植户,便于空闲时间查验。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农业和种植业的大力支持,也看到了该行业蓬勃发展的生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9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