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唤醒红岩精神,传承历史记忆
近年来,重庆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逐渐发展成为网红城市。游客们热衷于打卡新鲜、网红的地点,然而,背后的深厚历史文化和革命遗址如渣滓洞、解放碑等却往往被忽视。为此,中国海洋大学的“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在暑假期间前往重庆,开展了一场以探索红岩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挖掘并传播这些红色遗址背后的深刻意义。
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的调研活动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地点:渣滓洞、白公馆、解放碑、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以及新华日报旧址。通过参观、采访和研究,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深入了解了这些地方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独特作用与重要性。
革命精神不朽地——渣滓洞
渣滓洞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在重庆市郊设立的一座著名监狱,以其严酷的狱政和对革命志士的残酷迫害而闻名史册。
渣滓洞原为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由程尔昌于1920年创办,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沟,使得其成为一个隐蔽且易于看守的秘密监狱。1943年,军统在此设立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外院为刑讯室等,内院则包含男女牢房共计18间,最多时关押近300名革命志士。
渣滓洞监狱内部条件极其恶劣。牢房阴暗狭窄,墙上挂满了革命先烈的遗像和语录,展示着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刑讯室内陈列着各种凶器,如老虎凳、电椅、皮鞭等,令人毛骨悚然。然而,更令人动容的是那些在此关押的革命者们的故事。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众多革命者曾在此受到严酷的折磨,但他们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渣滓洞见证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历史场面。其中包括1949年“11.27大屠杀”,在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对囚禁于此的200余名革命志士进行了残忍的集体屠杀,只有15人脱险。这一事件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悲剧,也铭记了革命烈士们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狱中志士抗争处——白公馆
白公馆是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的一处革命历史遗址,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来被改造成军统局的秘密监狱,用于关押和迫害大量革命志士。
白公馆不仅是一座监狱,更是革命者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这里关押了200多名被称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其中包括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以及共产党员宋绮云一家等著名革命者。这些革命者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他们始终坚守信仰,不畏强暴。特别是年仅八岁便被特务杀害的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此外,白公馆还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中许多惨烈的事件。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革命者们在即将迎来解放的曙光时被残忍杀害。这些历史事件不仅铭记了英烈们的牺牲,也昭示了和平与自由的来之不易。
抗战胜利纪念碑——解放碑
解放碑是中国人民解放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现代重庆城市发展的象征。作为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解放碑不仅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重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变革。
解放碑最初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47年竣工落成,为纪念抗战胜利而建。随着时代的变迁,解放碑经历了多次改造和提升,但其作为历史见证的地位始终未变。1950年,应人民群众的要求,重庆市军管会请示西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并由刘伯承主席题写碑名。
解放碑的发展历程与重庆的城市变革紧密相连。从单幢碑形建筑到周边逐渐兴起的商圈,解放碑区域逐步成为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1997年,渝中区政府投资改造解放碑地区,将其打造为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此后,解放碑步行街不断扩展和提升,成为全国知名的购物、休闲目的地。
山城血泪史证物——大轰炸惨案遗址
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达6年又10个月的无差别轰炸,其中大规模的轰炸持续了3年(1939年至1941年)。这场轰炸造成了超过3万人的直接伤亡,以及约100亿元法币的财务损失。在1941年6月5日晚的空袭中,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六五”大隧道惨案,避难民众在隧道内因窒息和践踏而导致大量伤亡。
该遗址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静默见证者,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遗址内的防空隧道、负一层展区和各种沉浸式体验空间,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年重庆市民如何在苦难中生存与抗争。这种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舆论阵地传声机——新华日报旧址
该旧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历史见证,也是抗战大后方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运动的重要历史遗址,与红岩嘴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一起,被合称为“红色三岩”。这些遗址共同见证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及部分沦陷区的光辉斗争和统战工作。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由于武汉沦陷,报社迁至重庆。在此期间,《新华日报》经历了多次搬迁和重建。由于日军的轰炸,最初的馆舍被毁,报社被迫移至虎头岩村,与《群众》周刊合署办公。在艰难的环境中,报社人员利用防空洞作为印刷场所,坚持出版发行,传播抗战的声音。
学团实践传红岩,研教并举展青春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分成A、B两个小组,分别对重庆的多处红色遗址进行了深度调研,并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旨在唤起公众对红岩精神的认识和尊重。
A组聚焦于白公馆和渣滓洞,调研了这些历史遗址,并采访了工作人员,了解了遗址的日常维护和传承工作的点滴,同时,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不同身份的游客对红岩相关知识的认知,于是设计了红岩史知悉度问卷,并随机挑选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除此之外,A组成员还通过现场讲解以及红岩故事的讲述,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游客们对红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B组则选择了解放碑、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和新华日报旧址作为调研对象。同样使用了问卷调查,评估不同游客对重庆红色遗址的了解情况。此外,B组成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准备了PPT和直播讲解资料,通过线上平台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了这些红色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故事。为了让红岩精神更好地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B组成员还邀请了小朋友们写下对红岩精神的感悟,鼓励孩子们从小培养爱国情怀。
海大学子研红岩,行走巴渝传薪火
为了加大广大民众对红岩精神的了解程度,让诸如白公馆、渣滓洞此类的重庆红色地点摆脱网红热潮的标签,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预计在后续通过下述系列措施来达到广泛传播红岩精神的效果。
1. 创新社交媒体内容: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将会利用抖音、B站等流行平台,制作与红岩精神相关的短视频和图文故事。团队成员考虑运用轻松幽默且充满创意的方式,吸引大量年轻网友的关注,并在网上引发关于红岩精神的积极讨论。
2. 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也将会在校内策划并举办多场红岩精神主题的文化活动,包括红岩精神知识竞赛、红色电影放映周、以及“讲好红岩故事”演讲比赛,旨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在互动中学习红岩精神。
3. 社区和中小学教育合作: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会积极与周边社区和中小学校联系,组织举办红岩精神主题的故事会、戏剧表演和知识讲座,使得红岩精神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大学校园,也走进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End
此次调研不仅让海之子红岩精神赓续团对重庆的红岩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让他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性。团队成员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红岩精神传播的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未来,红岩精神赓续团也将继续探索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传播方式,将红岩精神传递给更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播红岩精神的坚定信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9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