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当涂,探索非遗魅力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zhang 作者:张洪丽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当涂,探索非遗魅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了更好的了解、传承中国非遗文化,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非比寻常,遗揽风采”暑假实践团队于7月16日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参观当涂非遗文化。

首先,他们进入当涂文化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当涂县文化馆作为国家一级馆,不仅是当地文化活动的中心,更是展示当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窗口。在文化馆展览厅内,他们听着馆长介绍姑孰画派的创作背景,这些画作多为当涂本地人创作,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墨,展现了当涂山水风光的秀美与历史文化的厚重。

(图为实践队当涂文化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路 供图)

随后,团队来到了当涂民歌艺术馆,这座艺术馆不仅是安徽省唯一一个非遗类民歌艺术馆,也是当涂民歌的重要传承基地。据了解,这座民歌艺术馆原为民办性质的,馆长张红燕建造这座艺术馆的初衷是为传承中国非遗文化——当涂民歌,随着这座艺术馆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渐渐成了公办性质的艺术馆。一踏入艺术馆,悠扬的民歌旋律便迎面而来,让人瞬间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

在艺术馆内,同学们有幸见到了当涂民歌的省级传唱人张红燕馆长。张馆长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并详细介绍了当涂民歌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现状。她表示,当涂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如果未来有机会,希望非遗文化能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相辅相成。“早期人类在劳动中产生最初的“劳动号子”,这是当涂民歌的萌芽阶段。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劳动号子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旋律和歌词的民歌形式,现代人们已经很少有在田地干活的经历,我们可以利用3D技术重现当时当涂农民对歌唱的场景,感受当涂人们唱民歌时的氛围与情感。民歌作为一种口头传唱的歌曲,现在已渐渐失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没有什么机会接触民歌,一个好的文化,若没有人传承,也终将被人遗忘,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就要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使文化发展能够带动经济消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图为实践队当涂民歌艺术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 姜欣宇 供图)

活动的最后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太平府文化园,体验古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座文化园位于护城河西北角,占地150亩,依托姑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建。园内建有古城墙、传统民俗商业街区、沿河景观带、城隍庙、太平府衙等特色建筑,充分展示了当涂悠久的古城文化。在文化园内,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古城墙和城隍庙。古城墙高大坚固,见证了当涂古城的历史变迁;城隍庙则庄严肃穆,是当地人民祈求平安和祈福的重要场所。

(图为实践队太平府文化园 中国青年通讯员 姜欣宇 供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们深入了解了当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参观文化馆、民歌艺术馆和太平府文化园等文化场所,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热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更多的青年学子能够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用他们的青春力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当涂县能够继续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涂、爱上当涂、传承当涂的非遗文化。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张洪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88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赴开封开展招生宣传

为深化校际合作,吸引优质生源,4月2日,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新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申琳一行赴开封,先后走访河南省杞县希望高中、开封市通许一高开展…… 徐梓滢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创新传承,青春赋能文化新活力——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4月1日上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贺堤学校,为六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青……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当涂访古韵,民歌传心声
安徽学子三下乡:当涂访古韵,民歌传心声当涂县,以其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尤其是当涂民歌,吸引着每一个渴望触摸历史脉搏、领略传统艺术魅力的访客。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6日…
支教课堂:剪出小燕子,传递大梦想
支教老师带领着孩子们,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形状,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课堂伊始,支教老师先为孩子们展示了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其中那一只只灵动的小燕子立刻吸引…
社区文化“扶贫”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社区文化“扶贫”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为了深入了解社区的文化资源现状、居民的文化需求,并探索文化扶贫的潜在机会,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社会实践队深…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点亮希望,共筑梦想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本次暑期支教活动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政策,旨在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支教服务,提升乡村小学的教育水平,丰富乡村儿童的暑期生活,…
广科学子“三下乡”|同心筑童梦,同唱振兴曲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沈思静)广东科技学院赴陆丰市粤农文创突击队为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团队扎实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
踏支教之路,逐华夏之光
乌云压顶,暴雨如注,但阻挡不了“蓓蕾”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前进的脚步。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教育发展。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安徒生阅读馆,…
防溺水宣传进社区,共筑安全防护墙
防溺水宣传进社区,共筑安全防护墙社区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为加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筑牢防溺水的安全防线,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队”在孙泽玮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
深入乡村基层 贡献青春才智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下乡村、走基层中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成为祖国建设、乡村振兴的主力军,2024年7月15日至17日,巢湖学院经法学院“文旅融合,法韵三河”实践团赴肥西县三河镇开展了以“党…
烈日炎炎,非遗情深:科师学子探寻秦皇岛文化瑰宝
炎炎夏日,2024年7月12日至21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走进非遗,抚今追昔续华章”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寻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程。先后走访了昌黎文化馆、安山镇董新庄村和东牛栏村、秦皇岛颐华太极养生中心…
温情满溢,共筑养老助老文化新篇章
温情满溢,共筑养老助老文化新篇章为更好地关爱老年人、传承敬老文化。2024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社会实践队以养老助老文化服务活动的形式在社区展开调研活动,用实际行动…